家庭的觉醒

家庭的觉醒
DiffDay导语:重要是成人自己内心的觉醒,我们越觉醒,离孩子的心便越近,也越能给孩子温柔而有力量的教养体魄、情感和心智全面成长的孩子。
镜子前的怒火
是孩子点燃了我们的怒火,我们得想个办法让他改变变得更好,改掉坏毛病,这几乎是所有父母本能反应。你内心深处那个我的孩子必须是自律,优秀的完美设定受到了挑战,你倍感自己做父母的失败。绝大多数的育儿焦虑和情绪失控都源于我们的自我。这个自我是什么?它就像一个住在我们心里的形象总监,会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自己的价值被否定了。于是愤怒,焦虑,失望等情绪便排山倒海而来。
但问题的关键其实在我们自己身上,孩子就像一面无比清晰的镜子,他并没有做错什么,他只是以他最真实的样子存在着,当我们在镜子前暴跳如雷时,不是镜子出了问题,是我们看到镜子里自己无法接纳的焦虑的,恐惧的不完美的影像。我们试图擦拭,修正甚至砸碎这面镜子,来让自己好受一点。
但真正要做的,是转身向内看,去疗愈那个影像背后的我们自己内在的伤痛和匮乏,这就是家庭觉醒第一步。我们对孩子的要求,都是为了满足我们自己的自我,而不是孩子真正的福祉,你的孩子不是你用来炫耀的作品,也不是你人生的延续,更不是弥补自己遗憾的工具,他只是一面镜子,来帮助你看见真实的自己。
内在的小孩
镜子里让你抓狂的形象,是你被压抑的内在小孩的哭泣和求救。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过去的自己,那个小孩可能在童年时因为哭闹被父母呵斥,不许哭,再苦就关小黑屋。可能因为考试没考好, 被父母冷落和羞辱,可能想要一个玩具被拒绝, 同时被贴上一个不懂事的标签,可能不得不放弃自己喜欢的画画,而去学父母觉得更有前途的钢琴。
在那些时刻,我们作为孩子的真实感受,悲伤,恐惧,渴望,愤怒,没有被看见,没有被允许,更没有被安抚,为了生存,为了继续得到父母的爱,我们学会了压抑这些感受。把那个受伤,委屈,不被理解的小孩关进了内心的小黑屋。长大成熟了似乎已经忘了那个小孩的存在,但他一直潜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
直到有一天,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孩子就像一个时间旅行者,用他天性中的真实,脆弱和毫无保留的情感表达,精准的一次又一次敲开我们那个小黑屋的门。例如一个妈妈只要看到自己5岁的女儿在公共场合因为一点小事哭闹,就会瞬间被点燃,会觉得无比羞耻和愤怒,会用非常严厉的方式制止女儿,在她自己的童年里,她是极度懂事的孩子,因为她的妈妈总是告诉她,家里穷,你要乖,不要给大人添麻烦。所以她从小就学会了压抑自己的所有需求和情绪,现在当她看到女儿可以如此肆无忌惮的表达自己的欲望和不满,她内心那个被压抑几十年的小孩开始尖叫,这不公平。
表面上是管教,是为了孩子好,但深层未被觉察的驱动力却是她对自己童年缺失的嫉妒和不平,真正在对抗的不是眼前哭闹的女儿,而是过去那个强行被自己压抑下去的渴望被看见被允许的自己。
每一个让我们情绪失控的育儿瞬间,都是一个宝贵的路标,指向的不是孩子的问题行为,而是我们内心深处未被疗愈的创伤,我们之所以想要急切的去管教孩子,其实是我们内在受伤的那个小孩在用一种扭曲的方式向我们求救,他希望我们能停下来看一看他,抱一抱他,告诉他我知道你当年的委屈了,我现在来爱你了。
真正的觉醒不是向外挥舞管教的鞭子,而是伸出向内疗愈的双手,疗愈自己,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一个内心完整,情绪平和的父母自然会养育出一个内心丰盈充满安全感的孩子。
坦然的联结
真正的联接始于你全然看见他本来的样子,知道了问题所在,接下来最关键的一步是到底该怎么做。是不是我们什么都不管,任由孩子发展?当然不是,答案不是无作为,而是不妄为,是一种放下,转而全然与孩子同在的智慧。
联接永远先于纠正,没有联结的管教只是压迫,而有了联结,很多时候你甚至不需要管教,问题会自然化解。当我们放下自我的执念,疗愈了内在的创伤,学会了与孩子深度联接,我们会发现一个全新的更广阔的世界。这意味着我们不再用二元对立框架去评判我们的孩子。全力支持他找到自己的热爱,并为此由衷感到惊喜,而不是仅执念于你的看法如成绩单。
他内向、敏感,我们不再焦虑的想把他推出去,变得开朗活泼,而是欣赏他那份独特的细腻和深度,保护他那份宝贵的感受力。
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破坏大王,我们不再只是看到麻烦和混乱,而是尝试看懂他们那份旺盛的生命力和探索欲,并为他创造一个安全并让他尽情探索的环境。
我们不再将他看做一个需要被填满的空瓶子,或是一块需要被雕琢的璞玉,认识到他是一个独特带着自身生命密码的灵魂,像一个专业的园丁一样去观察他到底是一颗什么样的种子,是向日葵就给他阳光,是一颗松树,就给他屹立于风雪的土壤,不会强求一颗向日葵长成松树的样子,只是满怀敬畏和欣喜的陪伴他,滋养他,看着他长成他自己最绚烂最挺拔的样子。
蜕变
从一个焦虑的管理者,蜕变成一个宁静的观察者。我们见证一个生命的舒展,见证他所有的快乐,悲伤,成功与失败。
不再把他的成就看成是我们的勋章,把他的挫折看做是我们的耻辱,只是作为他生命中最坚定的支持者。
告知他的存在本来就是这个世界最美的礼物,当孩子能从父母眼中持续地接收到这样无条件接纳的信号时,他内在的生命力就会被彻底激活,会变得勇敢,自信,敢于尝试,也敢于失败,因为他知道身后永远有一个温暖的港湾,这才是我们能给孩子最根本的赋能。
结语
我们养育孩子,孩子也在养育我们,唤醒我们内在最深处的智慧和慈悲,愿你终能跟内在小孩真诚相拥,也成为孩子生命中那面清澈温暖永不碎裂的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