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变命运

大佬教育背景图

内容的主体来自于畅销书作家吴军博士在17年《大学之路》书发布会的一次主题演讲,外加自己的一点杂糅感触

悖论

  • 教育改变命运

  • 清北毕业生都买不起学区房,将来孩子还上清北干什么

社会上常听见一种例子,上了大学白领工作,还不如一个保姆收入多,用以佐证教育无用论。但是教育改变命运又是一种历史共识。

真是一对冤家,这问题是出在学校、社会、家长那,还是出在学生呢?原因皆而有之吧,开始。

多面看问题

学习(不限于读书)是为了明理,涨知识,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开阔思路,而不是就会着急,积累下来你可以在更大的平台学习知识,展示自己。

教育资源不平衡是与世界接轨

不是中国特色,而是世界问题,竞争使然

市场经济的成功,常让大家迷信了市场的魔力,仿似一切东西推给市场,就能有效解决。No,不要太相信市场化。教育资源不平衡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并不仅是中国的痛。在今天的中国,三线城市里一个像样的中学,可能教育水平比30年前很多北京高中都好,教师水平,实验条件都要好。但现在中国最好的大学,最好的中学,你的孩子仍然未必进得去。

90年代清华一年招2200人,30年后呢,现在3400,每年的量都不高。90年代还基本都是凭高考分数进,个别靠什么竞赛头名进(如计算机比赛第一名),但总量也就二三十人。现在3400人中,55%高考进,45%各种各样进,有如奥运冠军,奥数金牌,健美操加分(奶茶妹妹),还有一些自主招生,这样一来,靠高考进的还没90年代多。

这就说明教育资源永远是个金字塔情况,顶尖的永远很难进,这就是现实,必须得认清。

大学教育扩招解决问题了么?

结果大学生多了,教育模式却跑步没跟上。大学生群体增多了,实在的结果是提升高层次人才规模,以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产业升级相匹配,也消解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高的精神文化需求矛盾。没有这些基数打底,科技的发展加速度肯定是不稳的。

硬币的另一面,也给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和国家的治理模式,也要跟上民众教育水平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板创立的企业文化不适应90后的员工的深层原因之一,世界终将是年轻人的,管理者们只能迎接改变。

阶层已固化吗

大家狂谈内卷(战术上的勤奋,战略上的懒惰),到了一种网络上多到一种让人想吐的地步。殊不知向上的通道必然艰辛,向下的大门永远打开。你维持了现有的阶层可能并不差,没有走上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什么叫内卷,换一种说法,指一种社会或人发展到某一阶段,达到一种确定形式后,便停滞不前,难以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从而把自我锁死在低水平状态上,周而复始地循环。如何解决内卷化陷进,就是注入外界资源,对一个人而言,教育正是一个人解决此问题最好的外界资源,终身成长

有人网络发言,说我从一个小地方来,在北京上了大学,快毕业时根本找不到工作,真个人感觉都不好了,抱怨这个社会不公平,拼颜值,拼爹。其实这个社会不欠你任何东西,从一个县城来也好,农村也罢,到了北京,已经是人生很成功的一步了,某种意义上你应该对自己满意,不要对自己太苛刻;另一点来说,你有自己的特长,你努力学习,用功肯吃苦,这就是你的优点。但这个世界上资源各种各样,长得漂亮也是一种资源,爹有本事也是一种资源,有些时候你不要光看到自己的独立,实际上那些富二代很多并不是都在打游戏。

从阶层说,若分100层,你从第80层上升到60层已经是不错的事儿了,不要指望一下上升到第5层,第5层的人资源比你不知道多多少,他可能只努力20%,比你努力100%能做的事还多,这就是现实。每个人应该对教育,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客观的预期,这才是比较好的

我们听到的教育改变命运的名故事,在国外说来说去总是那几个代表,在中国反倒身边例子很多,是不是证明这种情况本身就是稀缺的少数,是个困难的事儿,在中国反而是做得非常好,给了大家希望

你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或维持所得理所当然),照内卷人朴素的逻辑,中国在金字塔向上爬的过程中,挤掉的国家,有一个甘心让位的?中国往上爬的过程是轻松的?位置就那么宽,上面的一个个都想踹一脚摔你下去。

大富靠命,小富靠运

其实很大程度上,最后并不是考试成绩决定了你最后成功与否,开玩笑的说,命运早就注定了,例如卵巢彩票或大时代,而教育本身就是让你的命运变得更好一点。

而人一辈子不会都是坏运气,也不会都是好运气。

如果说有起跑线,那么父母的格局是孩子的第一个起跑线,也就是说你哪怕有钱,到了智能时代以后,可能你遇到过几次很倒霉的事情,你一辈子的钱就没了。所以,一两次好运是帮不了人的,世界上任何人不可能永远是坏运气。活到今天的所有人没有五十代贫农的,五十代贫农的人早淘汰了,我们活到今天的人祖上都是王侯将相,或者你的亲戚是王侯将相,所以你不要跟我吹我祖上是哪个朝代的状元,哪个朝代的大员大户。那么就说明人永远有好运的时候,也有恶运的时候,在美国,所有中了千万以上大奖的那些人,基本上不出10年都成了穷光蛋,只有一家人例外,中奖后跑到一个小镇隐姓埋名过普通工薪阶层的生活。

运气这事很重要,所有成功人士,总会感谢说:"老天爷特别照顾我,给了我好运气,所以成功了”,并不是吹牛说,我一定比所有人强多少,而那个事干不成的人,可能也只是运气差一点。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前校长就曾经对全校毕业生做过一个演讲,就是讲运气的,他说:你们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很大程度上是你的运气好,你要感谢这个运气,你自己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还举了杜鲁门的例子。

不要指望在教育功效上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火车发明者史蒂芬森,从最底层一下子到最顶层,认识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认识清楚自己的目标,教育是一个途径。

时代的力量

你所处的时代就是你的命运,一辈子能有多大成就,首先取决于你的时代。

全世界75个最富有的人中20%出生在同一个国家,且都是在1830-1840年这10年间,这就是美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洛克菲勒,老梅隆等都是那个时代的人,而中国现在所有的富人基本都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浪潮,所以,生在一个好时代,你的命运就被决定了,你要相信你这个时代。

决定你命运的,首先是大时代,所以你到哪个山就要唱哪个山的歌。过去30多年是很好的时代,今后20年也会是不错的时代,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过去30多年我们中国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不相信这个时代,跟这个时代倒着走。

时代也是你的运

照吴军博士的说法,时代是命的一种,我听到过一个关于东方传统谚语的现代解读,将时代归到运中,也挺有意思,这里也一并奉上。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命是你的性格;运是你所在的时代;风水是你所在的行业/平台;阴德是你的善良,正所谓德位相配; 排到第五才是读书,都说明了教育不是一锤定音的按钮,你要有客观的期待。

教育能改变命运吗?

Yes

东西方国家都在各取所需的学习,阶层已经实打实的明显重现于这个古老的国度。在美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很明显,基本上只有5%的人能从底层的20%上升到上层的20%,在实践中只要将底层的孩子与周围糟糕的环境隔离,他们都是可塑之才。但是前提是一定要好好读书,且要有读公立学校,拥有一技之长。例子如果想了解的话,可以去看美国的KIPP项目,但还是重复那句话,能爬到Top阶层,没那么简单,你要有合适的预期。

很多基础教育学校其实像衡水中学,这些孩子在申请大学的时候,可能上不了常青藤大学,但他们可以上到州立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走出自己家庭所在的阶层。

搞清楚自己的教育定位

教育也分技能教育和博雅教育之分,用更接地气的说法来讲,衡水中学所培养的人和清华附中培养的不是一类人,让衡水中学像北京顶级中学那样培养人是错的,社会需求不一样,针对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蓝翔技校的毕业生要比白领赚得多,因为他们掌握了基本技能,这一点上无可厚非。在美国,私立名校的教育是为了更高一层的进阶准备的,但公立教育总体来讲就是技能教育。很可惜,我们国家也在大步学习西方这套东西,只是不愿撕破那层窗户纸。

主题虽然是教育上升,但讲个偏题的,中国80%的人需要的是技能教育,我国的本科毕业率毕竟也就5%左右,不要受舆论主题吵吵一叶障目只看到5环内

中产上升注定艰辛

实际上,中产阶层的孩子是最辛苦的,平时要上课,补习,还要学各种艺术体育等。没没办法,中产阶层要想进入精英阶层,就是最辛苦的。因为,你的孩子一方面要具备一技之长(接受技能教育),否则没有立足之地,另一方面,你认为的精英阶层需要具备的技能,需要在他这一代人中补齐。向上的通道太窄了,而教育也不会是轻松的,只会更辛苦,而向下的大门永远敞开,不辛苦就会面临阶层下滑。

在美国也一样,中产阶层的孩子也是最辛苦的,在真正的上层社会,拥有的资源是别人没法比的,例如川普的女婿,据说练算数都算不清楚,但因为它父亲给哈佛捐了几百万,所以他轻松的进入了哈佛

清醒反思

学校里教的适合谋生不适合发财,适合无产不适合有产,中产只是学校技能学的好的无产而已。我们(中国)的教育太功利,筛选出来的是欲望最强顺便脑子不笨的。

学校两功能

  • 第一孩子去动物化,基本规则和礼貌教好,不闹事不瞎折腾

  • 第二充当给社会提供成熟产品的流水线,人力市场需要啥产品就生产啥产品(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而是社会资源)。

    阳春白雪搞艺术,心无旁骛做科研。 经济实用款最好使,观赏和情绪价值怎么都得排在面包之后。

快乐教育与否

快乐教育的功能是培养未来的普通劳动者,是对平民子弟的一种放弃,这就是教育的分层,资质普通的学生随波逐流,只掌握最基本的知识。

美国的教育在快乐教育的基础上,还有办法将天才型学生甄别和选拔出来,在它好的教育体系下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再加上其能容忍失败的社会氛围,更使得它能涌现一些特立独行,不按常理出牌的天才型人物,能提出一些原创性思想。

中国普通劳动者水平不差,但不利于偏才怪才的发挥和脱颖而出,故我们在科技的应用层面更强一点,美国的特点能吸引到世界上其它国家的一流人才,加强了它在科技领域的优势。

起跑线

起跑线虽然存在,但教育的重心不在学校在家中,但是品格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你自己是否热爱学习,如何待人接物,人生态度是否不屈不挠,不向逆境低头,传递给孩子更加重要

2021年的双减

2021突出重拳,消灭了基础学科的校外培训。政策从来不是针对有钱人(群体小)的,政策是为了降低绝大部分人的军备竞赛烈度。敞开拼校外,大城市能把小地方打的抬不起头来,且市场能把所有体制内的好老师变成有钱人的专属老师,毕竟市场经济最擅长分层。针对不同财力的人,提供不同的服务。放任此种方式,校外就会搞出另一个教育体系。幼儿园比大学贵,就是一种体现。关键是这么折腾,也没有什么明显产出,跟电影院里人都站着和都站着都一样,只是体验差了一截。

关于双减的争议很多,但改革都是在摸索中试错中向前推进,大家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当下不争议可能是最好的策略,当初的改革开放争议也很大。双减定为国策,会持续执行很多年,将来最终的目的是给家长减负,解决生育率的问题,包括后续要最终成型的所有细则,避免陷入最终要考移民来解决国家人口结构的结局上去。

影响谁

影响最大的中产(钱是整个系统的bug,有钱人不和你们一起玩的),他们赚的钱不够下一代丰衣足食,希望重现一把昔日靠教育的胜利,有学历崇拜。补课对学霸和学渣都没什么用,这层窗户纸没啥不好意思捅破的,父母操心的学渣,补课是救不了的。把高中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了,能考个本科,基础问题弄不明白,进阶题目也是打酱油。老师课上讲的你都掌握不好,你还上什么课外班呢?课外班使得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下降了,有课外班兜底思维的学生往往课外班也兜不住底。

承认现实

抓重点,扎实认真

我们多都听过这句,脑子很好就是粗心,您那不是粗心,您那是缺一块。一道题涉及5个知识点,你只知道4个,最后解答出来好像快要对了,又没全对,又不承认现实,说自己粗心,不反思相同错误重复犯的毛病会持续一辈子。道理推广一下,一个app,几十万行代码,经常使用的不到5%。一个人性格深不见底,把事情搞砸的往往就是那么几个点。高速公路那么多,10%的部分跑来90%的车。人的工作学习也是一样的,经常用的东西就那么多,最重要的就是保证这部分内容不能出错,人能做到下次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进步的比什么都快。贪多,最后容易搞得哪个部分都乱七八糟。

大部分孩子学习不好,往往是两大原因:内驱不足,核心投入时间太少。

内驱不足

内驱不足是自己不想学,找不到学习的理由,这很普遍,绝大部分人就没有什么内生动力,一辈子都没有。学习的时候凑合着学,工作来凑合着干,生了孩子凑合着养,大部分人对长期目标不响应,但很少有人对短期激励不响应的,想想朋友圈里的砍一刀,为了打副本和兄弟们通宵战斗的网吧少年们。学霸们学习好往往也不是立志要建设祖国为人民服务,他们往往是从学习中获得了持续的短期成就感。同样公司的激励制度同样这些年在从长期激励在往短期激励转向,长期激励能筛选出大神,可是绝大部分人都被筛掉了。大人都缺少进取心,指望小孩更是痴人说梦

核心投入时间不足

一个苏式冷笑话,他们假装给我们发工资,我们假装工作。太多人都在装上学,大家都懂。学习这种事,不在于在书桌旁呆多久,而在于有多长的时间真实投入,太多人狂补课,可真实投入时间少的可怜,毕竟注意力就那么点,太过分散可能哪一部分都不够用。类似高考或者工作这类长期斗争,最后胜出的往往都是性格的胜出。考清北需要脑子特别好,考个211主要是性格和习惯,其实985也是性格和习惯,养成好习惯,稳定的情绪,把预习,复习,认真做作业都做到了比什么都强,公务员考试律师资格等,都一样,不需要太强的脑子,需要慢功出细活,每一步走扎实,自然出成果,慢慢来,急也没有用。如果课堂上的没掌握,指望校外辅导不现实,都掌握了,也就不需要什么课外辅导了。

面对双减回归纯粹

校外补课纯粹只能锦上添花,没法雪中送炭(寄希望于补课也不比拜佛强多少)。所以双减把资本的煽动冷下来,绝对是好事,大家停下来想想该怎么搞,了解一下短板在哪,怎么激励怎么保底,认认真真,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

结语

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如果你在20岁是相信绝对公平,说明你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但到了40岁,你依然相信绝对公平,那你就有点傻了。世界是不可能绝对公平的,因为一旦出现绝对公平,世界就停止进步了

教育资源永远是不够的,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同质性太强,每所大学都要建设成研究性大学,其实有些学校不适合,有些大学可能应该好好地搞教学,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让这些学校大学毕业以后能够去发挥自己才干的地方。

Liberal Arts Education

在中国普遍称为素质教育,香港称为博雅教育,台湾通称为通识教育,虽然叫法不同,大家都认为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大学应注重通识教育(涵盖文学,技术,历史等),提供人文训练,培养人文素质。

专业化的教育是让你掌握某种劳动技能,越垂直的专业人员只能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负责,而无法对更大的整体工作负责。在技术创新非常快的时代,专业的确立的同时,还要主动寻求通识教育去提高个人素质,营养自身,抵御波动。

我遭遇河南省高考素质教育改革的试点第一年,也踩在大学扩招的浪潮(超重点线20分,不在扩招浪潮应该也能考上所学校),现在回头也理解大综合科目的主观题比平时练习的大很多,是有道理的,只是正好切中自己自我观点和表达的软肋(各小学科综合客观题摸底我一直是学校头马,几近满分),若是客观题多就又陷入重理轻文的培养套路上,背离精神

现在学科细分越来越严重,知识台阶越来越高,要出创造性的人才,又回到了要比拼科技积累的阶段,所以现在把STEAM模式搬出来,企图在小学阶段就开始着手,没有坏处,物质条件也具备了,没办法,只能动脑筋让有能力有意愿的人能跳脱出来,其余的就走技能(快乐)教育吧,咱不去评断STEAM你要不要拥抱,也就吴军博士的一些讲述做些摘要,他所处的阶层肯定是重视博雅/通识教育的。

如果你在技能教育之外,也关注基础教育里的更多,可以看看这段章节,个人觉得语文和历史的精华表述还是有的,否则本文可以跳到末尾了。

学语文

Why ?

  1. 理解问题和表达思想:自己的想法要用合适的语言对合适的观众表达出来,而不是为了一点点简单的文采。
  2. 语文是职业化的基本训练。在职场中,要做职业化的人,当你写邮件都写不明白,讲半天讲不清楚自己的意思,这样会给人的感觉是,这个人不职业化,我们都希望我们找的会计师,律师,医生是个职业化的人,而不是业余的,语文不好,永远给人别人一种业务的印象
  3. 进入上流社会的敲门砖。不同阶层的用语是完全不一样的,学好语文是你说出来的话,用的词,能够达意准确,有的人为什么叫土豪,因为他数来说去都是那些基本词汇,完全没有文采,这是语文的重要性。很多人表达好就会一个词–好。有些时候你都不知道他说好是真的好,还是他知道这件事了。

高等教育在最早的时候,大学只教拉丁文,为什么?三个原因

  1. 读拉丁文的圣经
  2. 那时学术语言是拉丁文,就是要训练你做事的职业化
  3. 学会拉丁文,就学会了上流社会的语言。就像白话文早就有了,但只有读书人会写文言文,文言文就是你进入更高阶层的敲门砖

学数学

培养科学的常识和基本的素养,讲究逻辑和方法。每一种解决数学题的法,都是可以用于工作和创业(这句自己并没有通感)

为什么很多人学不好,其实很多人题就读错了或没读懂。那是语文的问题,数学学不好1/3是语文不好。老师教了基本知识,也教了大多数解题逻辑,但分析和逻辑也是磨炼考验,在竞赛题和拉分题中,逻辑还是要从自己的基础知识和思索中来。

学历史

历史在英语叫history(男人的故事),当然女权主义说应该叫herstory,但历史绝不是要讲故事。以史为鉴不容易,资治通鉴让皇帝们不要做荒唐事,司马光后的昏君照样数不胜数,远远比明君多,因为条件在变化,加之历史长河,各种正负向的例子你都能找得到,关键选择还是求心及审时度势。例如土木堡之变于谦守京城,打退蒙古人,救了明朝,换到崇祯时,应对李自成也这么干,结果城破自己上吊死了。

美国历史说最好把历史当做研究,如何搞?给你有个问题,你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自己去找一些证据,发表你的观点,证实你的观点,这就是做研究。证实了一句话,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些道理,你去找到一些道理就可以了

了解过去有助于我们变成一个更好的人,这有点像咱们说的以史为鉴,因为历史是在一个很长的时间线看问题的,从历史出发,你就可能了解未来。学历史是还会了解世界的多样性,会变得更包容,这个世界不像我们周围的生活这么简单。

我有印象的是,少量基础教育的历史老师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对照在同一年份东西方相互串讲,这当时就给我给震惊了,原来同时发生了好多事情,甚至还有联系,这个联系就是最美的地方,这远比让我们记和背的事情有意思多了。

学科学

不是信仰科学,只有宗教才是信仰,科学是怀疑,科学是要不断被证伪的,今天看上去正确的结论,明天可能就过时了。

牛顿定律到了光速的的时候就不成立了就是例子。德国拜耳公司同一个化学家发明了两种药,阿司匹林和海洛因,刚开始的时候海洛因是个不得了的药,因为它可以让人戒掉吗啡,但后来发现它危害比吗啡还大。刚开始出现阿司匹林的时候,大家说这是一个坏的不得了的药,因为它副作用太大了,但后来把它做成了肠溶片,不在胃里溶解,到肠里溶解就没事了。所以换一个新环境,就会有新认知,科学就是这样不断地在进步。

高等教育认知失调

年毕业生数量

当前每年大学毕业生接近1000w,从2000年到2022年,高校在校生人数从550w上升到4000w,年毕业生从100w增加到1000w,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到大众普及的转变。所有的学历都贬值了,包括博士的毕业量。

相较于美丽国年毕业生人数也才近400w人, 不过按人口总量来说,我们尚未追上阿美丽卡,毕竟总人口我们也是其4倍

我国博士培养始于1978年,首年仅招了18个,但只有6人获得学位顺利毕业。90年代开始,招生规模一直处于年增长率9%的扩张中,95年首破招生1w人,99年首破毕业1w人。08年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首超美国。截止2007年,累积授予博士学位者达24w(这一数字到19年增长到88w,21年到101.85w),硕士则有180w。至2017年,40年间,博士招生规模从18人涨到了8.39w人,算是高速扩张。2020年毕业博士6.62w,21年毕业7.2w(当年70w硕士毕业),23年7.52w博士毕业,还在扩张中,大头还是去高校和科研机构(近40%),有20%出头能去企业就业。

七普的博士人口比重0.072%(还没算去世的博士),还低于主流发达国家水平(美国约1%)。一般来讲,教育强国人才占人口比重,博士1%,硕士10%,本科30%,换言之,1/3的人受过高等教育,才称得上一个真正教育强国

  • 90年之前毕业的大学生,一共加起来才5000w人。

  • 近来5年中国新增4000w大学生,4000w什么概念,是全韩国的人口!

  • 2035年,我们中国45岁以下的青年劳动力(都是90后),一共4.8亿人,共2.4亿人受过大学教育,全世界没发生过这样的情况。

这个变化,对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都会引来重大的变化牵动力量。

中国早期的经济奇迹,是因地制宜地使用好人力资源,是利用3亿初中毕业的农民工结合出口导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成了如此成就,从人均800美金干到了8000美金。后面20年,这么好的人口结构资源,用好是个挑战。

巨变的认知滞后

这个巨变不是到今天才完成的,从十几年前的2011年,毕业人数已经超过600w,在21世纪初的10年就完成了其它国家基本用了30-50年时间的高等教育的转变。如此短时间的剧变,确实会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认知滞后。当前还有一些人认为上大学就是鲤鱼跳龙门,其实那得是上某几所大学才是。

50,60,70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没受到高等教育发现这个社会最好的资源都被身边极少数上过大学的同龄人掌握着,于是就对自己的下一代充满了殷切的期待,对通过高等教育改变命运,从社会底层跃迁到中上层充满信心,这种认知有些还相当固化

社会大多数人的固有认知与高等教育已经完成大众化的客观事实反差过大,认知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发展的太快了,以致现在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如果你也用50年的时间慢慢改变,认知和事实同步改变,人们是可以坦然接受大学毕业后从事一份普通的劳动工作,能去华尔街的仍然是极少数的名校精英,但是做卡车司机和修路工人也很正常,职业歧视也少了。

说就业难的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期望中的工作。供给量大了,稀缺性消失了,大家都是同样水平的普通人了。如果仍然把自己当做精英,工作当然难找了。工作难找,大学还要不要考?当然,如果你是普通人且追求上升变化的机会,上大学仍然可取,哪怕上大学和几十年前上初中变成一个水平,初中和文盲更是有差别不是。大学普通了,那就踏踏实实从基层做起,用智力和体力劳动换取相应的报酬,现在挣3000不要紧,要紧的是你能不能坚持学习,不断精进,报酬高低会随着你的能力上升,学历平平但毕业之后仍坚持学习的人几年之后都不会过得很差,大家的身边也不乏这样的榜样例子。

当前中国的大学生硕士博士数量已不是几十年前可比,已不再稀缺,所以要修正希望。未来最稀缺的人才,可能是72变的人才,在一个瞬息万变,顺流逆流,整天面临新挑战的时候快速做出应对,博闻杂记,了解各种交叉学科,为人处事又如沐春风,能团结很多人和事情,这种领袖人才,组织能力,未来和人打交道的发展要远超和书本和工具打交道的

所有的成功都跟时代有关,顺势而为,因势而生,教育方式也要适应时代,时势造英雄。

结语

不管你是技能教育,通识教育,STEAM教育,受教育通常能跳脱工匠式经验的传承,而上升到一个积累式的经验改进上,这是教育给予人类的一种基础现实意义

总结

  1. 我们当前处在一个非常好的时代,相信它,找一个相对好一点便于自己发展的环境,这个很重要,有时候我们再努力,也不如环境好
  2. 教育的确能改变命运,但不要指望每一个人都能从最底层一下子到最顶层,认识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和目标
  3. 素质教育很重要,但是在一开始温饱阶段,必须掌握一个技能
  4. 人的见识、教育可以加速进步,正因为这个好处,大家终身接受教育

孩子长大不陷入痛苦失落,做父母的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