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诸教的差异

亚伯拉罕诸教,花开三朵各表一枝

亚伯拉罕诸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被学术界称为亚伯拉罕诸教,因为他们都相信有位先知亚伯拉罕,在古兰经里,亚伯拉罕也称 易卜拉欣。

经典成书的时间和过程

  • 《旧约》 前1200-前400年,上帝只选了犹太人做他的子民,从埃及返回迦南福地,建立国家,可惜后又被巴比伦国蹂躏。

  • 《新约》 公元50-100年 ,两约之间是记录空白。普世性较好,因为耶稣的时代,以色列这地方已经有很多不同种族混居,所以发展为其它种族也可以信仰基督。可惜不被犹太人所容,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耶稣原本是犹太人,出生在地中海东岸的伯利恒(耶路撒冷南),当时此地属于罗马帝国。被征服地区的人不但没有公民权,反而是罗马征服的劫掠对象。

    为了反抗罗马征服的残暴统治,耶稣在原始犹太教基础上创立了基督教,给广大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了希望,自称弥撒亚(救世主)得罪了犹太教 [犹太教里本身也期待一个弥撒亚],罗马人正在失去对很多地区的控制,行政当局也在寻找其统治不力的替罪羊,两者一拍即合耶稣蒙难。

  • 《古兰经》 公元610-633年。阿拉伯地区部落常年征战,贵族作威作福,商人和穷人都生活无望,且被波斯人欺压。默罕默德嫁给一个遗孀后,生活的挺滋润,经常山洞清修,本身不识字,但听过基督教牧师很多故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借了基督教的很多信息创立了伊斯兰教。给了穷人希望,从实用的角度上强调顺从,团结阿拉伯人,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阿拉伯半岛生存条件比地中海差多了,沙漠多宗教多部族林立;穆罕默德出生在阿拉伯半岛红海东岸的麦加城,是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属于闪米特人的一支,可现在势同水火。其实当今的犹太人是精神上的犹太人,巴勒斯坦人才是传统意义上的犹太人(没有出去流浪),只不过皈依了伊斯兰教

每个后继者是前者的补丁版,古兰经是矛盾处最少的一个

亚伯拉罕诸教发展脉络图

古兰经圣经异同

主旨概念异同

  • 古兰经大量故事与新旧约一致
  • 古兰经不承认基督是神的儿子,因为这违背一神教的原则,基督只是与默罕默德一样的先知
  • 古兰经认为旧约,新约都是被篡改的经,而古兰经是创始之前就有的,天使授与先知
  • 根据圣经,人是堕落的罪人,而古兰经则说人不是罪人,但他基本上是善良的
  • 根据圣经,魔鬼是堕落的天使,而根据古兰经,魔鬼不是堕落的天使,而是堕落的精灵

文本风格差异

《圣经》文本的风格各异,不一而足,内容包括历史,诗歌,哲学,甚至私人信件和讲章,历史版本也多,原始文本是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现实流行文本是英文等欧洲文字。神学贯穿于文本意义的表达之中。

《古兰经》文本的风格统一,是自由的韵文体。原始文本和现实通用文本是阿拉伯文,译本只能用做参考。信仰的表达不仅在于文本(text),还在于诵读(chanting)。与意义相比,声音的作用更加直接和实在。

  • 《古兰经》共114章,6236节,其中穆罕默德在麦加口述了86章,占全书的三分之二
  • 他迁移到麦地那以后又口述了28章,占全书的三分之一。麦地那的部分的确提倡圣战,应该也是解决矛盾的实用主义需要吧,毕竟默罕默德它最终发展成是政教合一。
    • 穆氏在麦加传教时期势单力薄,因此阿拉要先知与信士们对冒犯者温和宽恕,甚至以德报怨。
    • 麦地那伊教强势时期,针对异教徒与敌对者阿拉给穆氏的命令总是攻之杀之。

信仰体系总体特征

基督教强调信仰观念,犹太教强调行为律法,伊斯兰教观念和行为是紧密捆绑在一起的

《旧约》强调对神的“顺服”,但缺少普世性;《新约》强调的普世性,而弱化了仪式、律法的约束。从《旧约》中犹太人不断恶化的历史产生了末世观和对弥赛亚的期待。福音中所表达的是末世观。人们期待耶稣的再次降临和末日审判,他们过集体的生活,轻现世。保罗神学提出了“十字架奥义”即“赎罪说”,强调灵魂的拯救,是对末世观的扭转。但《新约》以《启示录》结局,末世观的影响非常深远,直至今日。

在伊斯兰教中,造物主是绝对的超越的,人对主是绝对的依赖和服从。而信仰和仪式是紧密结合的。把对造物主的信仰与普世性结合起来,把精神的信与实践的信结合起来。

伊斯兰教法规定,成年穆斯林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要承担 “念、礼、斋、课、朝”五项基本功修,这是磨炼穆斯林宗教信仰意志所必须遵循的义务

对死亡的看法

基督教强调现世人避不开罪恶,信仰基督赎罪,死亡是人类犯罪后的结果,肉体死亡但灵魂未灭,赎罪说使得基督徒更为痛苦点。

伊斯兰教则被称为“两世吉庆”的宗教,现世的享受与考验,后世的审判与结局,都需要一个“身体”来实践和承受。将今世的现实生活视为人的旅途,将后世视为人的归宿,倡导两世并重。

二者都信死后复活,信末日审判,按生前善恶受审判,善者进入天园,永享幸福,恶者堕入火狱,备受痛苦。

人间世认识差异

伊斯兰主义意图借着实施伊斯兰宗教法(Shariah)以建立阿拉国度(Hakimiyyat Allah),以为那就是人间天国。

理论上伊斯兰十分重视道德。原则上禁止收取利息、奸淫、酗酒、无故杀人、赌博等恶行〔包括禁食猪肉〕。按照伊斯兰教义,敬虔、顺从、慷慨、怜悯、宽恕、好客等都是美德。穆民之间也常强调宽恕、互爱与合一。

但穆斯林没有义务爱仇敌,因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天公地道准则,然而有时若不报复可算为是项赎罪功德。

上述伦理准则“大致上”〔非尽然〕乃从犹‧基宗教传承的价值观

按照基督信仰,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也不能进神的国,更不必说要靠守律法以建立人间天国,或者说就没有人间天国。

两家教义大意

基督教

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迦书6:8)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22:37-40)、

伊斯兰教

一方面同情穷人,一方面让人忍受现世

把自己的脸转向东方和西方,都不是正义。正义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神,信天经,信先知,并将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履行约言,忍受贫困、患难和战争。这等人,确是忠贞的;这等人,确是敬畏的。(古兰经2:177)。

一些严重的观念冲突

父子与主仆

穆斯林最引以为豪的是“真主唯一”的一神信仰,引述主耶稣的话说 — “当相信并敬拜独一真神”,进而控诉说基督宗教徒的三位一体乃敬拜多神。

对基督宗教而言,伊斯兰神观最大的缺失在于否定宇宙真神的父性。否定神是耶稣基督在天上的父,也是基督门徒在天上的父。“上帝是父”乃是犹‧基宗教共有的基本信念,由基督宗教加以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在伊斯兰神人之间乃属于主仆关系而非如基督宗教的亲子关系;在神与人之间的亲情与生命关系层面;在伊斯兰世界,人不能称为阿拉的儿女,因为阿拉没有儿女。伊斯兰不单否定上帝是父,否定人(被上帝创造)是上帝儿女,而是主仆,也否定耶稣基督是上帝的独特儿子,人不可能与阿拉的生命与性情有份。

两大教义形而上争论主仆与亲子之间的差别乃关乎生命的本位与本质,现实世界上还是地理地盘利益之争。

救赎

伊斯兰认为只有阿拉是救主,众先知只是真主委派给人类的代言人与警告者。认为人要得救唯有仰赖真主的怜悯并个人努力修行。**相信通天的路是伊斯兰的“沙里亚”(宗教法,涵盖基本信仰、宗教功修,以及个人与社会生活守则)**而非基督的十字架。否定主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也否定十字架代罚替死的救赎恩情。穆斯林认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是误解历史,而十字架代罚替死的救赎是不合理性也违背道德的。伊斯兰教认为阿拉至高至伟且拥有无比权能,因此没有必要流血赎罪(剥离简化了《旧约》里“不流血罪得不到赦免”的天命)。他若愿意只要说声“赦免了”罪恶也就都赦免了

基督宗教确信耶稣基督不单是最后也是最伟大的使者与先知,更是上帝为全人类设立的独一救主与君王。基督信徒无不为基督十架代罚替死的救赎感恩称颂,穆民却看十字架为错误与羞辱。认信于流血赎罪的犹‧基宗教早已因个别因素停止杀牲献祭,而否定流血赎罪的伊教反而至今犹在朝觐季节大事宰牲。伊斯兰认为这杀牲仪式无关赎罪,乃在表彰亚伯拉罕/穆民对阿拉的顺服与摆上。犹太教停止祭牲因圣殿早已被毁;基督宗教从开始即不祭牲因确信基督本身已成为终极性的代罪羊羔;

基督宗教不单认同摩西律法的流血赎罪体制,更是藉着十架的救赎把它涵义提升。伊斯兰以繁杂的宗教法为宝贝,其实大多是糟粕,更可悲是因而错失了十字架的救赎恩情。

十字架赎罪真理的缺失致使看不到伊斯兰的阿拉对罪人终极性的爱悯。伊斯兰处处所表达的,乃是阿拉按自己意愿所命定“要怎样就怎样”的全能谕令。

爱与怜悯

伊斯兰不说“阿拉是爱”,因认为阿拉肯定是大过爱;但穆斯林乃开口闭口提述阿拉的慈悲(rahman)与怜悯(rahim)。承袭十字架学说,按基督信仰,主耶稣(神化身为人)十架上的死乃彰显了天父上帝在基督教为罪人自我牺牲的爱,犹如父母为儿女之受苦牺牲。

按伊斯兰信仰,阿拉对他仆人的爱不过像君王或沙漠酋长对其子民般的施舍、赐福与恩待,无论在今生或来世,需什么给什么。针对天父上帝“在基督里”为罪人所作主动、十字架之爱的舍己牺牲,伊斯兰认为那是不必要、多余的;尊荣全能的阿拉没有必要这么样“作贱”自己!

东西方争与不争

基督教到了后来权力无边,而伊斯兰教从一开始就政教合一,二者水火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利益之争。因为利益,两个宗教总是希望自己的教众越多越好。西方人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不信教,中国人同样不明白西方人非要入教。

中国的道教受老子哲学影响,多数都是抱着出世的心态,一幅高冷样子,你爱入不入(老子的风格在文学回忆录系列中有较多的描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不同,一听你没入教,立马一幅怜悯的姿态,这是上帝的弃民呀,赶紧入教救赎自己吧。

中国道教人士,盛世上山修行,乱世下山救人,这很好,出家人就应该像个出家人的样子嘛。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一开始就要参与政治,争取权力,最终演变成利益之争。

道教的特殊

基本上所有宗教都是构建一个死后的世界,天堂、地狱、六道轮回,这些东西来营销本质是售卖来世的幸福。唯独中国道家讲今世的修炼,目标瞄着肉身成仙而去,本质上是一种身心修炼学说和技术。道家这个设置很难卖出去,有几个能修炼成的?太容易证伪,而售卖来世的好处可以不考虑售后服务,也不用考虑顾客的评价。

道教没有信徒供养系统,要么收精英,要么自己打工挣钱(看风水,算命,健身,驱邪,习武)。

中国人信自己不靠神拯救

中国人不把神当做主人来信仰,从中外远古大洪水的处理方面就可见一斑,中国人相信自己不靠神拯救,努力工作,最终疏通战胜了洪水自然灾害。神只是中国人的打工仔,需要神仙帮忙的时候,先去烧香付订金,事成再去还愿。如果神仙能力不行,脾气好的也就拜拜了,脾气不好的可能直接砸了它,美其名曰追究违约责任,不过有砸佛像的,少有砸关二爷的,他更像中国人道德的模范,是中国人优良美德的化身。

神仙在中国的待遇,简直妥妥工具人。

  • 例如人们出于工具性的目的和龙王建立了不对等的交换关系,不灵就抬出去晒太阳,抽鞭子,谁允许你躺平。
  • 神连单间都住不上,很多都是群租房,多教合一,一个庙里同时供奉佛,菩萨,关二爷,龙王…甚至还有孔夫子,一个大殿挤满各路神明。😂

鲁迅说,中国人敬神,是想控制神,利用神才是主要的。想抱孙子就拜菩萨,想发财就拜财神,想读书做官就拜孔子,各路神仙随便用,不似西方意识中充斥神对人的惩戒与怜悯,中国人实用主义的行为,恰表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态度

如果神能让人丰衣足食,那么早就见过,曾经他是神农,后来他是袁老;若神能移山填海,那么他曾是愚公,现在被称为基建狂魔;神能百战百胜,曾经他叫轩辕,现在他化作了一面红旗炎黄子孙人人都是神,神就体现在每个中华儿女身上

扩展好奇下

大食与教派

倭马亚家族和哈希姆家族为争夺哈里发位置爆发内讧, 分裂为逊尼派和什叶派

白衣大食:

倭马亚王朝【逊尼派】

黑衣大食

阿拔斯王朝【借什叶派力量推翻了倭马亚王朝,可后来什叶派和王朝统治者哈希姆家族杠上了,哈希姆家族皈依了逊尼派,剧本就不按常理去发展】

什叶派也有自己合理的解释:只有阿里的后代才是合法的哈里发继承人。而阿里是先知穆罕默德的侄儿兼女婿——也就是直系后裔,阿拔斯王室虽出自先知一系(也就是穆罕默德系)的哈希姆家族,但其祖先却是穆罕默德的叔父;故阿拔斯王室不具备合法的哈里发继承资格。

可阿里已去世100多年,且由于倭马亚王朝对哈希姆家族的残酷打压,阿里的直系后裔早已在反抗倭马亚的过程中被斩草除根,绝后了。什叶派就是死脑筋。

什叶派搬出之前抗争倭马亚时期出现的“隐遁伊玛目”理论,认为当年反抗倭马亚斗争中牺牲的最后一位伊玛目(阿里系嫡传领袖),并没有被倭马亚势力杀害,而是被真主置于人所不知的地方,将来会以救世主的身份重现,在人间建立正义和太平盛世。所以哈里发的位置依然是由这位不知道在哪儿的隐者来做。触及了阿拔斯的利益,就怪不得阿拔斯不念旧情了。

中西亚沿线各板块会凭借畅通的东西商路而获益颇大,政治上的统一才能保证商路畅通。所以,为了商业利益,伊斯兰将中亚各地缘板块整合到了一起。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商业贸易的收益并非全部,还有以农牧业为生的部族和地区,并不会因为伊斯兰世界的大一统而分得一杯羹。总有一些边缘的地区和部族,在东西贸易的获利剖少,心不甘情不愿的被两河流域的伊斯兰中央政府统治,两河流域的体量有限,其地缘影响力不足以强横震慑地缘势力。

哈希姆家族反对的,仅仅是倭马亚王朝本身,是想倭马亚家族取而代之,成为伊斯兰世界的统治者。而边缘势力他们不想被阿拉伯帝国统治,是想获得政治独立。原来的盟友变成了敌人,便不难解释为何边缘势力会重提隐遁伊玛目,否认阿拔斯王朝的统治合法性;而阿拔斯王朝则皈依受绝大部分穆斯林尊奉的逊尼派,转而对什叶派和边缘势力大势打压。

两派冲突其本质是主张统一的伊斯兰中央政府与寻求独立的边缘势力之间的矛盾。后来16世纪伊朗萨法维帝国尊什叶派为国教的选择,也是地缘政治的因素,使得什叶派也有能挺胸抬头的一片天。

阿巴斯王朝极为强盛,可蒙古西征铁蹄,仍然将其碾平。

绿衣大食

北非伊斯兰王国,法蒂玛王朝(909年,奥贝德拉什叶派首领在突尼斯以法蒂玛和阿里的后裔自居,自称哈里发),与黑衣大食并存一顿时间,但整体王朝时间较短,又被其大臣推翻,建立其它王朝,与我国历史上的交集较小。

佛教

是一神教吗

  • 如果“神”指的是世界的主宰、造物,佛教就是无神教(接近于万物有灵论)。佛教信仰的目标是涅槃,不是神,是一种修行的状态。

  • 如果“神”指的是超自然的存在,佛教就是多神教。佛教有许多天神地祗,但不包括佛、菩萨、罗汉

其实是一套哲学

佛理和佛教是两个事情,不信教可以信佛理,例如善恶终有报,虽然轮回说是错的,但结果和初衷是好的,算是善意的谎言。

佛教主讲的是降低欲望来获取平静,获取智慧。但民众理解能力太低,讲底层原理没有哲学功底的人很难听懂,为了打入下沉市场,轮回说完美贴合了人性的趋利避害,促成用户极速增长(概念能力)

推崇降低欲望,在宗教事务运作和传道手段上,又推崇多多造像,有功德有福报(竟然整出一本《大乘造像功德经》,也给了教众从业者灰度敛财的空间有利于组织的发展),侧面印证西游记如来讲的 经不可轻传。也得益于造像运动,历代的供养人给大家留下了宝贵的记录历史,生活,审美的传世作品。

何为五荤三厌

五荤指五辛(五种辛味蔬菜),道家佛家炼形家的五荤清单各有出入,但都有蒜,说是熟食生淫,生啖增恚[hui-4声,愤怒怨恨](提高人的性欲,使人发怒)

三厌道教指雁(天),狗(地),龟(水)。雁有夫妇之伦,狗有扈主之谊,乌龟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

荤原本是荤辛,后不知何故,传为荤腥,从造字上看,荤草字头,为植物。腥月字旁,指肉类。

五荤三厌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佛教为在家的男女教徒又制定了八项戒条: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正午过后不食。是为八戒。

佛教禁欲与酒肉穿肠过

禁欲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如上五荤是五种含有大蒜素的蔬菜,它们会提升人的欲望,目的是不要被欲望干扰你的思维,近早达到不被欲望控制的状态。

成佛不是剃发修行,不是具体的形象,看破了欲望,不被他操控,反过来掌控欲望的时候,就能做到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泰山崩于前而不惊,才能真正百无禁忌,才能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不被戒律形式所锢。

为何要善良

在弱肉强食的现实规则中,从善良中能得到切实的好处。善良能让你变强,本质上让你克制欲望,净化欲望,让你的眼睛和心更清澈,明心净目,看清很多事情,提升智慧提升创造力,提升思维能力,让你的判断更准确,当你在生活和事业上的决策比以前更正确,人生当然会变得更好,这就是善的好处

作恶有什么坏处?所有的罪恶都来自于对欲望的过度追求,所以恶的本质是你在追求欲望,并且被欲望控制。当你凝视欲望的深渊,深渊也会凝视你失控的欲望会极大的影响你的判断力,影响你的思维能力,增加你出现重大决策错误的概率,最终导致灭亡,这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唯物辩证解释。

宗教一字师

  • 基督教:爱

  • 佛教:空

  • 伊斯兰教:从(顺从)

  • 道:虚(虚不是没有,是不执着于一端,自有规律),但道教也是最好教人自处的哲学,超越情绪的干扰。不管别人说你好,还是说你不好。说你好是因为别人今天心情不错,说你不好,是他今天自己有问题,所以看你不顺眼。大家要的是独立,让生命能站在自己的脚上,相比于儒家教的让人真诚,道家教人真实,所以自在人到中年,有点道家思维挺好的。

  • 儒:有(礼法,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