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十年相聚

既抗战胜利70周年假期之际,我们0110班举行了短暂的十年相聚。多数人只待了2天,但因为大家的投入,收获的远超常规上班两天的时间感受。

与相处四年的同学处在一起,非常亲切,尽管不少人都十年未见,但还是非常的熟悉,加之大家都没啥变化,面貌年轻(但多数都更宽了是肯定的),分开像只在一周前一样。

城市倒是大变样了,街道口有了一些高架,已经完全不认识。东西两院的校门也变了,虽然多了过街地道,地表上加了广场显得拥挤。住的未来城大酒店为小区房改装,一门两卧都是单独的房间,方便。三位深圳的同学都选择一趟车同时到达,事先也没商量,也是没料到。

同学的职业分布:

出国2人,华为7人,银行5人,公务员+事业单位7人,企业9人(创业1人当老板啦),未知5人。单家企业华为真是同学归属的大头,也有单间寝室3位公务员的光荣寝。

pie showdata 
   "出国": 2
   "华为": 7
   "银行": 5
   "公务员+事业单位": 7
   "其它企业": 8
   "创业大老板":1
   "未知": 5

第一天

9.2号提前到了的同学,执意要去户部巷吃早餐,去年回家路经武汉,去过一次,印象不佳。口味和就餐条件包括卫生,都不值得称道。强烈建议耳闻的朋友们别去了。深情拥抱完,我不去留下,晃悠到不远的武大看了一眼,校门改过,进了校门,却再无任何兴趣往里走,毕竟我又不是武大学生,路上吃了个鸡蛋灌饼,很不正宗,怀疑加的肉也不是什么好肉,以后吃这样东西还是尽量少加料,虽然吃不出问题。打道回府碰到同学,就一起回酒店看阅兵了。阅兵实在是无趣,就不谈了。

校园游园

酒店门口小馆拼长桌吃饭吃到下午2-3点,换上统一T恤衫,校园游园开始,路过的有些说毕业十年了,还这么年轻。确实,大家不管在家乡的,在外打拼的,都很年轻。在校园里谈论的还是上学的傻事儿,上过课的楼,挂科的重修。一路从西院经工大路走到了鉴湖校区。工大路变化也不小,少了不少店面,没了趣味。鉴3教学楼里满是自习的同学,很恐怖,猜测是考研的大军,我们都不好意思进到教室里去拍照。

遥望对面的图书城还是那么高大,但是从本地同学口中得知里面已经主体不是卖书了,搞很多档次很低的店铺,卖书不挣钱啊,回想之前的环境真正好啊,碰到的最好的图书售卖环境,没有之一,就算在其它城市的书城或图书馆也没看到更好的图书部署环境,找更好的估计要去国外了。

住所回访

摆拍完后,回到入驻4年的公寓看了看。公共场合显得破旧了,向看门的小哥说了点好话让上去了,推门看过寝室,还是老样子,学生们也感觉是老样子。园区的超市还是同样的布局。

辅导员到访

夜里聚餐,来了当时的辅导员,头发白了(有些超乎意料),记性却是很好。大家相聚推杯换盏,跟毕业聚餐差不多,一样的开心,不过没那时喝得多,也不会有人再喝到吐了。酒足饭饱,唱K第二场,两位女同学表现很佳,大家更能放得开了,不像学校那会儿拘谨的不行。

第二天

第二天轻松磨山行,武汉挖路堵车厉害。湖心岛吃饭,实惠美味。下午又去了楚河汉街,老国企厂区改造建设出来的。万达电影主题公园里的飞跃湖北观感还是不错的,其他的对于我们成年人吸引力就不大了,更多的是为小朋友准备的。

最后一晚

夜里聚餐时,大家去了稻香,茶点和点菜一起来。茶点还是有不少同学不习惯。酒过,有同学洒泪。天各一方,大家的感情更加好了。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相比较于其它班的聚会,我们的相聚是很成功的。这都得益于在武汉几位同学的热心组织。

尤其是我们同寝的柏君。柏君是武汉本地人,在校的时候,做事就是很大气得体,心态也是非常好,这还是得益于家教培养的好。让我这个大学之前几乎没出过县城的家伙非常钦佩。其实柏君在这毕业后十年,经历的家庭变动,比我们任何一个同学都大。见他,外在还是那么的豁达。最后一晚,大家饮着啤酒,他讲: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赠会(不喜欢的人总是碰到),求不得,放不下。这几点他都体会过,都已经看得开了

展望

下一个十年,大家经历的会更多,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放开,放下。(到了2025年,20年大相聚未能组织起来)

不用说那么多,这篇文章,也不是为了梳理下什么总结,生活也值得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