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哲理

哲学

三大要素

  1. 存在(本质)
  2. 认知(本源)
  3. 价值(本意)

对此三大基本问题的探讨是人类智慧和思考的结果,涉及到人类思考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并探究生命的意义和目的。

唯心派的三个哲学问题

  1. 我是谁?

  2. 我从哪里来?

  3. 我要到哪里去

贫僧唐三藏,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取经

唯物的三个哲学问题

  1. 如何更好的认识宇宙世界、并解决关于宇宙的问题。

  2. 如何更好的认识人类社会、并解决关于人类的问题。

  3. 如何更好的认识自我人生、并解决关于人生的问题。

复杂又简单

托尔斯泰写过一则小寓言,说有一个国王每天都在思考三个最最终极的哲学问题: 在这个世界上:

  1. 什么人最重要?

  2. 什么事最重要?

  3. 什么时间做事最重要?

举朝大臣,没人能够回答得出来。后被一个老农解答:

  1. 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

  2. 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

  3. 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

哲理与哲学的区别

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哲学是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而哲理是研究处事学问。

  • 一般来说,哲学是有系统,知行合一的。
  • 哲理,狭义上只是哲学体系内的定理或推论。把道理走出来,某个哲理可能会上升为你的人生哲学。

哲学的目的

从 20 世纪兴起的语言分析哲学,开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摒弃传统哲学总想建造一座大厦,用理论体系解释一切的构想。认为哲学的核心功能是解构困境,而不是提供终极答案的学科。

从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角度,哲学的目的是给困在玻璃瓶中的是苍蝇指出一条飞出的路。哲学应该是清理场地,就像擦玻璃一样,擦掉语言和思维上的污渍,比如概念的混淆和误用,让我们看清问题本身。

很多人的困扰,常不是来源于现实,而是来自于语言和思维方式,例如觉得自己工作没价值,人生没意义,无法找到真正的自我等。但同时很多人并不知道,什么是价值,意义、自我,这些概念是高度抽象的

我们产生了真实的困扰,不是这些困扰真实存在,而是我们困在了自己的语言和思维里。就像苍蝇并不是没有飞翔的能力,只是被困在了玻璃瓶中,看得见光亮,以为有出路,反复撞向**玻璃瓶(认知困境)**却找不到真正的出口,最后在无效的挣扎中陷入迷茫和痛苦,这是很多人的人生状态。

日常有人反复纠结"我必须完美"才能被爱,反复因为不够完美而痛苦,这不是"不完美"本身的问题。人类的很多痛苦和困惑不是来自世界的复杂,而是我们用错误的方式去理解世界

就像有人因『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而焦虑,哲学不会说『人生的意义是 xxx』,而是会问:你是否把『意义』当成一个必须找到的『实体』,就像找一把丢失的钥匙。如果意义本就是自己赋予的,那么你纠结的是『必须找到一个别人认可的意义』,这才是你的『瓶子』

语言分析哲学的总结

哲学不是直接给我们『如何生活』,『世界是什么』的标准和终极答案,而是帮我们看清『困住我们的瓶子』是什么,让我们有机会停下无效挣扎,找到跳出框架的可能。

哪怕哲学的世界本质问题、当你用错误的语言逻辑、僵化的概念去追问时,才会导致问题无解,而不是问题本身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