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风格与发展方式

学习风格

在鹅厂育龙培训时,见过一些关于学习风格的总结,认为符合观察到的情况且有代表性。总结学习风格是为了区分性的引导同事,以得到更有效的提升发展。

迄今为止,承认特殊性的存在,是我觉得社会科学领域的结论能站得住脚的前提。再进行良好/有趣的分类分析总结,才有意义

学习风格差异

就像每个出生的小朋友天生就有精力,性格差别倾向一样,不同的小朋友被有效对待的方式自然要求也不同。进入正式教育阶段后,每个人的学习风格也是有别的。大致可以划分为如图的4类,挑了一个有趣点的说明图,有两个类型的边界不是那么清晰,用英语来释义区别更加精确。

  • ACTIVIST(行动者)-experience: Do it!
  • PRAGMATIST(应用者)-plan: Let’s try it out!
  • REFLECTOR(反思者)-review: What happened and why?
  • THEORIST(理论者)-conclude: How can we do it?

其中ACTIVIST和PRAGMATIST相比,只是更加激进点,两者的实践精神都都强。套用这套定义,自己更贴近REFLECTOR,看官们可以瞅瞅自己属于哪一种。

培养方式差异

不同的学习风格,配套合适的培养发展方式,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 乐于行动的,就适合在做中学。
  • 理论者更多安排些参加培训或让其进行分享。
  • 反思者适于自学或向他人学习,这类人一般也比较谦逊。

封面图的内容还有一点精华的点是我之前看到的培训里没有讲明的:行动者的镜像是理论者, 反思者的镜像是应用者。

总结一图

一图胜千言,且看

学习风格详解

学习分两种

  • 一种为信息获取,就是读书看报上课听讲追新闻之类的。

  • 另一种是训练-把知识通过自己身体的加工再输出成某个成果。例如反复练习一个打球动作,把几页纸文档变成PPT,把读过的书用自己的口语表达出来。这都算训练。

信息获取vs输出

训练比信息获取重要的多,训练的好处是你把软的知识转化成类似于肌肉记忆这样的东西完成实质上的提升。很多人学习很用功,但是进步很少,为啥呢?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他们只是在吸取知识,但是从来不是给自己在训练。

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很多人没有养成自我训练的习惯,就比如我自己,做了很多信息吸取的事情,虽然领会快速,一点就破,但长期下来,还是离造就影响力差了一个台阶,现在开始通过写和不断修改日志开始刻意在培养自己的训练习惯,先把『百万成神』当做一个短期目标。

组织管理画像分类

情境领导

从组织管理的角度讲,还有情境领导和PDP性格测试,也有四分类,应用面更加广泛,一并铺出,图片来自网络

四分类不仅仅在大汉族历史里流行–我们什么都要凑个四大xx,花旦和公子都要凑够4,个体级别或许都层次不齐

情景领导行为

PDP 性格测试

DISC行为风格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