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表达-写作的训练

阅读,表达与写作的训练

主体内容来自于吴军博士的得到App课程《阅读与写作50讲》

理工科的人,不善言辞是一个常见标签,奈何中国历来推崇敏于行而讷于言[《论语·里仁》],语文教育中一直比较单一未做纠正。随着职业到了一定的阶段,你会越发的发现,做事与表达是二位一体的,理解他人表达自己仍然是人的一张王牌,是底层能力。

就像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里提到的,产品能力也是每个人的底层能力,是一个人学习建立认知框架的过程。建立信息秩序,再建立内心秩序,在一片纷杂里,你会知道自己该放弃哪个点,抓住哪个点, 慢慢建立起掌控

我开始切切实实的留意关注如何表达是最好的,而不是像儿时一笑而过能解决所有事情。这个过程也没有捷径,如写作一样,写什么不重要了,终极的专业的要求是有自己的风格,你追赶去学某人已经来不及了,做出你自己的风格就好。

先说口头表达

让自己的话更吸引人,真正达到表达自我的目的,这个要求可不低

口头表达听众大致听了5分钟就走神,你说精彩的表现难不难

平静而有节制的讲话方式很重要,因为只有那么讲出来,大家才会相信你讲的内容。另外,公众表达时,最好语速要比平时慢20%~30%,一是考虑到你准备的熟练度的问题,二是不要忽视了听众的信息接收能力与互动观察。

明智的沟通者会观察间隙,停顿以及迟疑,他们听得到沉默,读的懂沉默。他们将停顿看作交叉路口的黄色信号灯,有时候,沟通中真正重要的信息埋没在沉默中。

好的口头表达特征

有的放矢

好的口头表达,要有侧重点

  1. 最重要的主题讲,其余都不讲

    除非你和听众都有很多的时间,你讲什么内容比郭德纲讲段子还好听,否则不要试图一次讲很多内容,最好一次只讲一个主题。如果内容删到再删这次讲话就可以取消了,那就差不多了。不舍得删,就挑一个最重要的

  2. 能讲清楚的讲,讲不清或太花时间的不讲

    做学术报告的原则是,永远不要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讲那些需要花很长时间解释,且容易引起大家疑问的结果,哪怕这个结果你看起来好的不得了。

    这个世界并非你做了一件牛事告诉大家,别人就觉得你牛,而是大家听明白了你的贡献,对此无异议,才觉得你牛,哪怕那个贡献看上去不那么大

  3. 好的口头表达,要有对象感

    跟写书不一样,口头表达是对特定对象说话的,以一个对方愿意接受的方式传递信息,比用自己觉得最精彩的方式去讲,效果要好很多,讲话一定要看对象,“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并不是毫无道理。

    永远用对方懂得的事情和概念,去解释和形容新的事情。

吸引力法则

  • 善用对比和类比

    比喻的价值绝不只是使语言生动形象,亲切自然,它是我们传递思想,把别人不知道的东西讲清楚的重要工具

  • 趣味性的废话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讲,口语表达,如果讲的全是干货,听众接受的速率,是跟不上讲话人的,适当增加趣味性的废话是需要的

  • 避免竹筒倒豆子

    讲东西像写小说,要预设一些后面的场景,而不是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话讲完,而是等对方好奇提问后,以解答的方式把自己的意思继续表达下去。这样对方会感觉到,你传递过去的信息,不是你强加给他的,而是他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做报告的注意原则

  • 最佳是小问题说成大问题,甚至把大成就说成小成绩。这就如同一个将军,所夸耀的伟大胜利不过是杀敌10人,再怎么吹大家也不会觉得了不起,反而把他定格在伟大胜利=杀敌十人了。相反,如果把自己的小问题说成大问题,而且表现的不虚伪,对方会觉得你是一个对自己标准定的很高的人
  • 控制报告时长的最简单办法,就是严格按照一张PPT 2分钟讲,如果做15分钟的报告,只准备7张PPT,不要太多
  • 若作为经验布道者,开场可以收集一系列问题,作为后续答疑解惑的依据和发挥影响力及针对性施教的抓手,看到很多培训课程是如此的套路,不无道理。
  • 报告不重过程,只重结论。大家阅读报告,是希望在短时间里了解结论,而不是自己花很多时间再做一次研究,因此,对于数据的解读很重要。
  • 综述类报告,要考虑读者群,因读者水平参差不齐,内容上需要做必要的背景知识介绍,在使用概念时做必要的解释。如果你读IEEE杂志的综述报告,会发现作者会用很多比喻来说明新的概念,而不是做字面上的解释。这种内容在论文里完全是浪费篇幅,但在报告中却是必要的。

发言容易大脑空白?

皆因准备不够

名人轶闻:丘吉尔说,如果让他作2分钟的演讲,要准备半个月;5分钟的演讲,要准备一个星期;而一个小时的演讲,则不需要准备,立即就可以开始。

名人现身说法1

吴军博士的导师库旦普教授算是表达能力极强的人一人了,其准备报告也极为认真,无论是15分钟,还是一小时的。一个15分钟的报告,也要准备一两天,不仅PPT要反复修改,而且每一张PPT结束的时候,该停一秒钟,两秒钟,还是不停,都是设计好的,有时候觉得听众可能听完要想一下,他就会停2秒钟不说话,有时候,他需要讲一句俏皮话做过渡,全是设计好的。每一次讲的内容都会背的滚瓜烂熟。

名人现身说法2

谷歌搜索和人工智能的高级副总裁,美国工程院院士辛格博士,作报告之前,都要请同事事先听一听,提一提意见,早年他认为自己有口音,怕说话,在跟任何人谈话前,都回把要谈的内容写下来,包括和同事间5分钟的谈话,久而久之,他就能讲了。从这个例子来看,任何人做报告的时候,即使不能把内容背的滚瓜烂熟,讲什么至少要写在纸上,最不济,咱们可以拿出来念。

现身说法3

吴军博士举了他一个朋友的例子,这个朋友每次开派对,四五个小时就听他一个人讲,且大家听完觉得收获还很大,他跟女朋友在一起,从早上到深夜,能说十几个小时,还能让对方感觉意犹未尽。后来才得知,这个朋友哪怕派对上,准备讲什么笑话,讲什么严肃的内容,从哪里切入,都写在了纸上,有想不起来,会找个借口去洗手间看看。和女朋友在一起,也是这么做的,正是因为他做足了准备,所以在别人面前才显得轻松自如。

总结

很多人看到人能讲的现象,没有看到所谓能讲的人在背后准备所花的时间

所以,任何人,多准备,多练习,口头表达的能力就可以提高。准备得是真正的充分的准备,而不仅仅是自己觉得准备好了。我们可以看下面两个步骤

  1. 把要讲的东西写处理啊,讲话的时候,实在想不起来就念稿子
  2. 事先做几次预演,让一些同事,朋友提意见,当然自己讲什么要提前背熟。讲完后,问问同事和朋友的反馈。

再说写作

没有专职作家的目标,也难追赶拥有华丽文笔,所以不摘录结构等深度话题(就像电影讲故事的模式很多样,甚至烧脑),只谈基本意识

书面表达只要能够不断吸引读者跟着作者的思路走,行文逻辑可以搞得很复杂,而且未必需要重点放在前面。
书面表达在论述上常采用的两个手段是“层层递进”和“剧情大反转”

基本功

观察日记咋写

找个有趣新鲜的题材写,写的好坏并不重要。很多小学生都被要求写观察日记,却憋半天写不出来。其实写观察日记就像用手机拍张有趣的照片,然后将一句文字说明那么简单。拍什么不重要,关键是你自己拍的,而且要说清楚什么时候,在哪里,为什么拍它,就可以了。

每一个让我们感觉到“原来如此”或者“原来不过如此”的见闻,都是很好的写作题材。写下你的印象和感受,或**用一个特点聚焦镜头联想挖掘**,水到渠成很容易

主题突出

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不一样,没有机会辩解,好的记录写作应要让主题画面足够突出,这时你要是后悔没仔细观察事后想不起细节,为了凑字数扯一些脱离主题没用的事情,就像要通过增加背景来增加像素。

此时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做一次剪裁,把没用的画面裁掉,这样得到的图片可能像素不高,但是表达的目的能达到。

为主题安排线索

记录一件事情要有线索,但线索替代不了主题。说明一个观点也要如此,会有整体看法态度,这是轮廓,然后有支持它的证据,这是细节。这些细节不是以清单的方式罗列,而是要根据一条线索展开。

对象感有的放矢

为了让对方和我们一起产生共鸣,写东西的时候还要看对方是谁,还要以对方的认知体系为前提进行交流,做到有的放矢

下笔卡壳无神?

说人话就是,对一个东西不能很好组织语言进行表达

  1. 收集写作所必需的素材,否则你肯定是“憋”,有感而发,有别人没有的素材才能写的精彩

  2. 参考之前人写类似题材的经验,从经典作品取经

  3. 先搭架子,再填内容(文字和结构写好,比文字优美重要)

    先把想写的东西都列出来,看看如何基于那些想法搭个架子。

    • 在搭架子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很多想写的内容其实和这个架子无关,那这时候你就要提醒自己,坚决不要写这些内容。

    • 另一种情况是很多人把想写的东西搭出一个架子后,发现凑不出一篇完整的文章,也会有些憋的感觉。类比于拖延症,这还是因为你定了一个超出自己的要求。

    没毛病老铁,写的辛苦写的累说明你在走上坡路。先把架子放在那,你可以逐项填入内容,先把容易写的或者能写的盘下来,回过头来再补前面卡主的内容。在学习写作的阶段,很多人写着写着卡壳了是常有的事,客观上来讲也没有必要从头到尾一气呵成,你又不是天才。

    从工程学里来讲,有架构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避免推翻重写的情况(普通人肯定是边写边想边调整),另外把大目标分解为小动作(小问题),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来着。

写的好离不开阅读量

清华教艺术史的王乃壮教授讲,当初徐悲鸿先生对他们的要求,是需要了解至少500个艺术家的风格,这样才会产生自己的风格。类比至阅读量来说,是一样的道理,你能写的好,离不来广泛的接触和临摹。

阅读和知识体系建立

读书世界就在眼前,不读书眼前就是世界(价值由身边人决定,模仿周边被环境固定)

人不是天生有阅读能力,严肃读物的阅读习惯,更需要后天的训练和培养,他会让人受益终身,这个能力,光靠浏览网页或社交媒体可不够。兼顾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一个人的阅读应该分层。

品味的基准线

阅读的品味是土壤,有什么样的土壤长出什么样的植物。深度阅读是根系,细读是枝干,大量浏览是树冠,一颗漂亮的树要枝叶繁茂,光秃秃的没人喜欢,树叶回落了再长,大量浏览的书籍文章可能很快就忘掉了,但是只要有好的阅读习惯,很快又枝叶茂盛了。

建立知识体系这件事的成本其实不是花钱多少,主要是要考虑时间成本和收益比。无论是对已知的还是未知的领域,建立知识体系从正统的观点出发,恰恰是效率最高的做法。从互联网上找好内容太高,若是将旁门左道的内容当做主流来读,品味就很难提高了。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意义也是找到基准线。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作品讨论的问题是穿越时空的,且用平实(或优美)的语言写出警句。

阅读的分层

深读,细读,浏览 三个层面。

深度阅读是为了把一本书读透后,用它的内容构建我们整个知识体系和认知的框架及去伪存真,很多教科书就值得深读。在阅读的分层中,用于典藏的书,需要深度,不断反复阅读;用于实现知识完整性细读的书,有助于建立自己的知识图谱,翻翻浏览的书,可以用于扩大视野。

客观看待书籍的信息度

2/3的书,都是浏览一下就好,一本书哪怕只得两三页纸有用的信息,就不算浪费。你将你做过记号的内容章节剪下来保存,剩余的扔掉都没问题。有时候了解信息来说,杂志比书更有效。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老师雅让斯基,藏书量很大,但95%也不过是浏览过而已。从他的话上来说,绝大部分的书,不值得仔细读。

阅读量大是有好处的,除了扩宽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能保证自己的想法客观中立(如果只了解一个作者的观点,就有可能被他牵着鼻子走)。任何专业人士想做到一流,必须对所在的领域有全面的了解,既要有知识面的宽度,又要对某些问题有深度的理解。

带着体系目标读,避开读书的风险

读书太多,容易让你与外界隔离,且获得一种超越现实的价值观,却得不到现实的承载,最终面临矛盾的价值观,经历蜕变和痛楚。知道的太多,发现现实只是一口井,你也不如青蛙快乐,最终你要么得到海洋,要么懂得妥协并视为艺术。所以读太多也是有风险的。你的目标应该是构建一种自己想要的知识体系,并像美国的大语文教育一样注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哪怕拿这个去当老师给人讲课挣钱或传播观点呢

读书不应代替交流

读书也没有那么高尚,优雅,时尚,和不同时空的人聊天而已。当你有一个困惑,排在首位的解决办法是向高人求教,其次是和朋友碰撞聊天,最后才是读书。说白了,读书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我们和古人或没有办法谋面的当世高人交流的唯一途径。但是它不能超越任何人的交流,它只是其中一种方式而已,且不是最高效的。

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总结

  1. 进入陌生领域,第一步要从正统文献或作品开始(基准线)
  2. 针对正统知识过时的问题,要对基准线进行修正,可以看近10年权威的综述文章,一个领域读5篇就有大致的了解。走正统的好处是,便于和专业人士交流。其实判断一个人专不专业,不是看其上大学学的什么,而是看他是否和专业人士经常交流,融入了专业人士的圈子
  3. 知识体系的第三部就是有趣的专著。现在的书经常要走的观点鲜明,偏激,你要知道鲜明有新意的观点并不等于正确,有时恰好相反。但你有了基准线,这些鲜明的观点对你的帮助和触动可能就很大,且不会将你带偏

补充知识

阅读速度的理论上限

通过对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人一秒钟能接受的信息大约100-200个比特,换算成汉字,就是大约12-25个,如果阅读速度真能到这么快,那么一分钟能读700-1500个汉字,也就是32开的书1到2页,一本400页的小说4-7个小时就读完了。但是一般人,达不到这个速度。

偏差的原因

眼睛和脑子一同识别文字图像的速度。阅读文字,我们眼睛看到的是图像,脑子需要做一次图像识别,才能理解词汇。

如果我们的眼睛分辨率非常高,真能做到一目十行,图像识别的速度也会快一些。不幸的是,我们眼睛视网膜只有中心区域分辨率高,也就覆盖我们眼睛前方大约 1 度角的范围。一度角有多大?你把手臂伸直,竖起食指,食指的宽度大约就是1度角。也就是说你把书放那么远,大约一次能看清四到五个汉字,如果书捧的近一点,不过三个字而已。我们看到的画面有几十度宽啊,那其实是我们人脑合成出来的图像。看过魔术表演的朋友会有这样的体会,你眼睛越盯着魔术师的手,越看不清他的把戏,因为它的手速太快,你的眼镜和大脑来不及合成图像。

人眼和脑子是无法天生同步的,眼睛一扫而过,脑子往往跟不上。这是人的生理极限,没有办法改变。

训练提高阅读速度

生理极限可以通过训练来接近(实验室可以用眼睛不动,屏幕上的字缓慢移动,且中心区域字体加亮的方式来大大提速阅读速度,毕竟平时做不到这样)。

  1. 书不要捧的太近
  2. 默读能帮助眼睛扫描和脑子理解做到同步,用默读的节奏来控制眼睛扫描的速度,只要脑子稍微想一下读音即可不是真默读,经过练习后,看到熟悉的词组,可能读了前两个音节,整个词组就识别完了,眼睛就直接跳到下一个词组了。

读书越多,图像识别的速度越快,但遇到一个生字卡壳,速度马上就会降下来。遇到不认识的词,不要停,跳过去。阅读并不需要理解每一个词,从段落里扣除30%的文字,不管是人还是计算机都无法理解,但如果扣掉10%,计算机理解要差点,但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基本上能恢复全部信息。几个词不认识,不会影响人阅读,有问题,读到几次后,自然就学会了。

简而言之,提高阅读速度,要做到有意识地阅读,提高对文章结构和有用信息的敏感度。关键还在于脑和眼的配合,而语音是帮助眼和脑同步的辅助工具,再者稍微把书拿远一点,不仅对视力有好处,还有助于提高读速。

结语

今天不再是过去的熟人社会,而逐渐成为生人社会,讷于言不再是美德。离开学校的人,如果没有接受这方面的训练,要及早补上,家长可以注意,比如吃晚饭的时候,让孩子讲讲自己的作文是怎么写的,聊聊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大语文教育,应该重视口语表达,重视严肃读物的阅读量,注重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1. 浅入浅出是没学问
  2. 浅入深出是假学问
  3. 深入深出是小学问
  4. 深入浅出是大学问(言论观点意义深刻,语言文字浅显易懂)

这个世界充斥着假学问和小学问,作为起了个大早的罗辑思维用户,后来弃跟也是觉得里面到处是简单问题复杂化,落入了假学问的阵法,还有一种可能因素自己的能量密度或野心配不上,但收获已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