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到管理转型的几个技巧

从技术到管理转型的几个技巧
DiffDay纯技术走向技术管理,是开发人员职业生涯的新发展。
如何从管好自己变成管好别人?这个转型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碰到了。悟性好,准备足的,对于转型的不适,看看书可能就解决了。
也许你最开始会面对转型处理不好,昏天黑地的加班。到慢慢你能放弃内心挣扎,良好的泰然处之这些个问题。但说到底,这里的核心是组织管理,组织行为学了解一下无妨,但人的因素团队的管理又不是组织行为学能简单的涵盖的。
说几句恭维性的话,你能在公司里被领导提拔为一个管理者,至少是聪明度,准备度在团队中是一流的,且具有一定不可替代性的业务精英。
我转一下同事写的在转型过程中的总结,也用以提醒自己
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人
技术转型管理的人都会在这个问题上本末倒置,管理初期都会把大量精力放在开发工作的管理上。如流程改进,项目跟进排期,需求评审PK,技术体系规划,整天都是你忙碌憔悴的身影(这是你想要的么?)。
当你把团队定义成自己的四肢,精力的延伸,让自己这个骨干更能干事,这可能在一时会有效果。但人的精力还是有限的,当团队人员增长到9个以上的时候,你会明显感觉到这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儿。
还有一点更可怕的事情,老组员不愿意再做你的影子。他们的主动性被你扼杀的差不多了。老大交一个团队给你,是想你把这个团队带起来。「起来」的含义很多:成熟,可持续,有战斗力,有思想。核心是团队能力的提升。
只控制目标,定期Review,少给评论,少下结论,任其犯错,事后总结。这对于高级的老大来说,容易做到,因为他们对事情的细节不熟悉,故容易放得开。但对于技术转型的人来说却容易成为一个超大门槛,事无巨细,了然于心。知道可以做到更好更规范,却要憋着不说,是一种内心折磨。但唯有如此官僚才能让团队不变成一个人的手脚,而自己日益成长。
理解人的另外一个概念是:“人的事情比项目的事情更加重要!”。
当招聘需求和项目需求碰在一起的时候,新管理者都会毫不犹豫的把招聘的事情搁在一边,把精力集中到攻坚项目。其实不然,项目永远都是做不完的,人的问题才是最迫切的。
管理没有人就不是管理的。把招聘的优先级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把人员指标当作决不让步的关键。据同事的观察,厉害的领导在人的问题上往往非常狼性,决不让步。而在其他情况下又非常好说话,甚至愿意主动帮忙你最紧急的项目往后推几天。
交流与关注
作为基层管理,你必然对上又对下,了解每个人的特点和性格,合适用人,关注给予每个人阶段性的发展适应的工作分配与支持,相信已经是能做到的极限了。对于组织成员,你需要给些空间,就如放风筝一样。
充分的向上沟通是你给团队带来的最大福利
技术人员很含蓄,当你不突破含蓄的习惯,进而缺乏向上沟通将使你长时间的悲催。
-
克服心理障碍,把领导当朋友。所有困难困惑都让他知道,早期他会乐意帮助你,时间长了会把你的成长当作他的心血。
-
把下属的成绩宣扬出去,让你的领导知道。下属的成绩既是你的成绩,也是你的领导他的成绩。
- 在领导前面变得八卦,把团队各种变化讲给领导听,不经意间给他提供重要资讯。孜孜不倦向领导打听各种消息,他们有很多你完全不知道的消息和对待某些问题更高层面的看法。
团队的困难解决,团队的成绩放大,有价值的资讯,这些是一个管理者对于团队来说不可替代性产生的重要因素。
总结来说,领导也是人,所谓领导,就是给更大的领导服务的人
为个人增值而工作
带团队绝不仅仅是技术够高就行,更重要的是综合影响力的提升。只有个人价值真正随着你的工作而一点点提升,才能收获到更多成就感,也能让自己更值钱。让自己更值钱的目标也能让你将很多问题和决定看的更透彻。
结语
管理不像写代码,没有准确的方法论,如上只是提醒,修行还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