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 VS KPI

OKR 全称是 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而 KPI 的全称是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参加一次敏捷培训引起的兴趣后记

如果用一张图来解说

okr

说文解字:Objectives VS Indicators

一个关注目标,一个关注指标,前者思考做什么事,后者思考如何评价。方向对了,不怕路途遥远,方向不对,指标漂亮也无甚意义,且选择衡量什么,你就得到什么。一个做正确的事儿,一个正确的做事。

这两档子概念,对于大厂来说比较有意义,大公司的管理比较刻板,管理层无法触及一线,而一线正是对绩效和产出负责的,合适的衡量项,将决定了你的人力资源效益。

选用KPI的超集OKR,有更灵活衡定的选择面(除了可量化,还有里程碑),可以让投入更加聚焦,更加敢于投入。

科技巨头为什么乐于用OKR ?创新的引入经常不便于量化衡量,这就导致行使KPI机制的单位,常常孕育了不利于创新的大环境。

换一种角度阐述

  • KPI:从目标到行动计划

    • 优点:目标的上下一致性较好
    • 不足:每个职位要做的工作本身,协同性可能差一点

    授权越充分的职位,越适合KPI

  • OKR:从行动计划到目标

    • 优点:每个职位要完成的目标与其承担的工作有较好的逻辑关系
    • 不足:不同职位同类任务目标之间和上下级目标间可能缺乏一致性

    团队目标不是来自各成员之和,而是 分工 之后的结果之和,更适合用OKR

    对整体目标的实现影响越大的职位,越适合用OKR。岗位权重不同,在目标的可实现过程中,需要分解来保障,越是分解的透彻,目标可行性越有保障

从OKR的不足出发,需要在实施OKR的团队时,必须分担一些团队共性目标。

最本质区别

在于控制的着眼点

KPI 控制目标总和拆解一致,直接分解小目标给个人,个人再得出个人分工

OKR 控制工作清单协同一致,再分工给个人,个人再得出小目标

让自由和方向达成一种平衡

雇员与组织目标保持一定的前提下,需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100%能被完成的OKR不好,70%完成度的OKR却近乎完美,知道极限,才有继续提升空间。

目标不是考核某个团队或员工,而是提醒。依靠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去完成任务,达成分段标题里的平衡。

管理动作/制度不要超越了你的经营水平

上一段吹了那么多,不是说KPI族的更细的可衡量不对,生产制造型或可预测型的工种或领域,强调可量化还是挺有意义的,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工作性质和特点不同,管理方式也不同。

别人的东西用得再好,最终还是要因地制宜(结合所处的经营水平),华为先僵化再优化的路线,是个好路子(也有它的市场和经营阶段支撑它要&能坚持下来),再比如说丰田只有一个,谷歌也还没出现第二个一样,各家都有公开的明星做法,你学却你“死”。

都是工具,服务好解决问题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