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

现代认知科学对人类想象力的研究成果:想象力来源于知识。正是理解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知识后,儿童的想象力才成为可能。

人能想象自己在天上飞,是因为看到鸟在天上飞。我们比较30年前的科幻电影和现在的,同样描写数百年的未来世界,肯定是现在的更像。古老的科幻电影里,打视频电话,可能演着一只手还拿着听筒。未来世界的飞船控制室布满键盘和指示灯,你不在现实世界给他们发明一个触摸屏,专门负责想象的电影制作人就忘不了键盘。

举个国人的例子,古代神侠小说暗器几乎没有出现,而现在武打书里本本都有暗器,为什么古人想不到暗器,因为暗器是近代小说家受到手枪的启发想象出来的。

想象力的等级

对于科幻小说和童话故事这种想象力,也存在两个等级。

what if

初级想象力就是日常生活中玩"what if",如老鼠会说话、能驾驶玩具飞机。舒克贝塔的想象力就是这个级别的。整天问“what if”的人,可以写出一大堆童话故事来,这些故事讲的其实不是老鼠,而是披着老鼠外衣的人,讲的是小朋友自己的故事,而小朋友自己的故事,成不了世界名著。这种“what if”想象力是完全自由的,没人会追问这个问题,因为没太多人关心这个故事。

self-consistent

要写一个《指环王》或《哈利波特》这样有很多人关心的故事来,所需要的是另一个等级的想象力,一种不自由的想象力。

写幻想的世界名著,你必须构建一个完全自恰(self-consistent)的想象世界。如阿凡达的潘多拉星为什么有些山悬浮–矿石还有常温超导物质且星球的磁场紊乱,而人类之所以来这个星球就是为了这种物质,星球磁场紊乱,也是该星球的动物有一定感应能力的原因。而磁场紊乱,是因为附近有几颗别的行星,这可以在天空中看到…几件事须能相互解释,是一个完备的逻辑系统。

《指环王》和《哈利波特》亦是如此,除了世界观自成体系外,这两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欧洲神话要有相当深的研究,各种魔法,种族,道具不能胡思乱想,必须符合一定的传统。《西游记》也是这方面的代表。

最高级的想象力

最高级的想象力因为是不自由的,难度才大。这种意义上上讲,中国导演拍不出《阿凡达》,缺的不是自由,而是这种不自由的超难脑力和物力。

自由想象力崇拜背后是顿悟崇拜,这种思想认为一般人终日被自己的知识所束缚,而一旦跳出这个束缚,就能取得重大突破。

《费曼物理讲义》一小节中叫做《相对论与哲学家》。相对论流行后,哲学家跳出来说“坐标是相对的,这难道不是最自然的哲学要求吗,这我们早就知道了“,可是如果你告诉他们光速在所有坐标系不变,他们就会目瞪口呆。所以,真正的科学家其实比”想象家“更有想象力,一个理论物理学家可能每天都有无数个怪异的想法,真正的困难不是产生怪异的想法,而是产生对的想法!

如波尔所言,你的理论的疯狂是不争的事实,但令我们意见不一的关键是:它是否疯狂到有正确的可能。(We are all agreed that your theory is crazy. The question that divides us is whether it is crazy enouch to have a chance of being correct—Niels Bohr)

记录这么多,可能源于我对国外科幻电影哲学自洽的欣赏,细节的认真。加上若干年前阅读《上帝掷骰子吗》的兴奋与对波粒战争的难忘。

几年前最欣赏的科幻电影《机械公敌》,近期最欣赏的群体英雄电影新版《x-man》1、2。把电影的背景设定到历史中去,如x-man第一部的第一战,对于我这种历史爱好者,有很好的代入感。第二部的逆转未来,同样有不错的历史事件设定及穿越时空效应,x-man的正反哲学设定及常人社会的表现,都合乎理解,跟其它超级英雄电影又不一样,希望后面有更佳的表现。

有价值的想象力特质

有价值的想象力包含三个特质:

  1. 建立在既有知识基础上,而非欲望的基础上
  2. 逻辑自洽,简单点就是自身逻辑推演不会矛盾
  3. 经过有训练的技巧,可以表现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