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蛤蟆先生看心理医生

带蛤蟆先生看心理医生

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自己才能完成,这是长大成人的蜕变!

标题党简述:蛤蟆先生原本是大家眼中的开心果,如今变得郁郁寡欢,点解?看看这本智慧温暖的小书

儿童自我状态

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这不同于幼稚,而是像孩子一样。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最打动蛤蟆的一点是:他能得到全身心的关注,这辈子还没有人对他全神贯注过。以前他老说:你明白我说的吗?或者 我说清楚了吗? 这些习惯用语,其实是他为自己表达不清的胡扯道歉用的。

萌生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刚出生时,我们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演变成更微妙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

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打个比喻,某些基本情感是与生俱来的,就好像红黄蓝三原色,所有婴儿都类似,当我们作为个体发展时,情绪和反应都变得越来越个人化,就好像几种原色混合在一起就变出各种微妙的色调和色差来。

如果我们看到有人非常深情,或者发怒,悲伤和害怕,就能说这人正处在自然型儿童的状态里,与实际年龄并没有关系,只是愤怒更加复杂。

大多数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婴儿和小孩没法坐定下来计划怎样应对父母的行为。最早期的经历塑造了人格的雏形,我们无法否认也无法忘记它们。想象在一个很小的星球只住着三个人,你和其它两个人。那两个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还多,所有事情你都得完全依赖他们,他们通常对你很好,你也用爱来回应他们。但有些时候,他们会对你生气,这让你感到害怕和不快,他们是那么高大有力,所以你感到很无助,我们学着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这个特定的情形

我们都会因为某些词或某些场景触发童年的感受。当你吞下怒火,却化成了内疚。若是父母严厉挑剔,这个孩子就必须学习如何应对他们,自然行为调整为最能适应现状的行为,由自然型儿童(基本情感)进入到适应型儿童模式

顺从行为可能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

父母自我状态

处于父母自我状态,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

困惑是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这说明固有知识的局限开始被打破,你要直面新的信息,挑战你现有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的焦虑是让你改变的动力,可能也会开启你的创造力。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厉。

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成人自我状态

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里,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儿童状态时,你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好的坏的都有。再现过去的情形,再次体验过去的事情,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

处在父母自我状态呢?当你处在父母状态时,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用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为了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这种确信无疑的状态,没法给新知识和新理念留出一席之地

没人能强迫别人进入他们的成人状态,只能鼓励他们。

你还要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别人多久?

复杂的愤怒

愤怒是我们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不可能完全压抑下去,想象一个煤气罐开始发烫,压力越来越大,有爆炸的危险,怎样可以迅速减压?

第一件事就是尽可能把阀门开到最大,让气体以最大强度喷射出来。这是部分人应对愤怒的方式,瞄准一个选定的目标释放愤怒,然后再恢复常态。

如果更小心一点的话,就慢慢打开阀门,让气体在一段时间里慢慢渗漏出来。这是一部分人学到的,不带攻击性地发火,用缓和的方式释放愤怒。

撒泼正是表达愤怒的一种幼稚的方式,孩子非常愤怒同时又被要求说不行,你不能这样,无助。

怄气也是发怒的一种方式,怄气的人总是绷着脸,阴沉沉的样子,安静得很反常。适应性儿童的所有行为中,怄气是最能说明怎样用时间来稀释愤怒的例子。成年人或许会因输掉一场权力斗争而生闷气,也是同样道理。怄气是输家再对强大的赢家做出反应。逐步少量降压来降低愤怒的强度。

儿童如何释放愤怒

从强到弱依次是:

1
叛逆 -》撒泼 -》怄气 -》任性 -》郁闷 -》拖延 -》厌烦 -》退缩

所有这些行为策略实际上都是从我们童年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用来保护我们免于受到危害。当成年人怄气,撒泼,郁闷或者厌烦的时候,我们可以想想是在无意识或无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其实成年人撒泼怄气是件蛮好笑的事情,这类行为告诉别人,这人是个失败者。

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

把生活比作舞台并不新鲜,或许他有自己专属的“人生剧本”,一有机会就会出演,这个想法挺新奇。也许还有另一种活法,无须跟着预先设定的剧本走,甚至可以没有剧本,或者说,可以即兴发挥。

PLOM

这是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意思是“可怜缩小的我呀”。当你扮演这个模式时,这个游戏你每局都赢了,也可以说输了,这取决于你自己的看法。你偷偷地或无意识地配合对方,来给自己制造不快,这就是在玩心理游戏。

越是能帮助你深入自我的概念,也越容易引发激烈的对抗

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一定是我们喜欢的样子。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

想要理解你的现在,就必须回顾你的过去,回顾你生命最早期的阶段,从出生到大约4,5岁的时候,发生的一切都对你影响重大。

你的内在,包含着情绪和情感的心理世界,是通过你早年的经历而形成的。

愤怒能非常有效地抵御抑郁,愤怒的人从不觉得内疚,因为他们总在怪罪别人,自卫的方式,是把自己内在的恐惧对外投射到别人身上。

我好,你也好,其实是一种发自内心信念的行为。人本主义的信条:信自己,新他人,而不一定非要信神或超自然。

情商

情商和理解别人有关,一个高情商的人能辨识他人的感受,这种技能称为“共情”,情感智力中最大的技能是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老师不同于咨询师的一个地方是:老师用讲解模式,而咨询师用倾听模式

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将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共生性可以让你在社交和工作上与别人有效联结,协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