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年龄与杂记

三国人像

三国人物出场

30后

陶谦(132-194,62岁)大刘备29岁,属于献帝爷爷同一年出生的人,跟董卓(139-192,53岁),益州刘焉(约135-194,约59岁)他们是一代人

40后

刘表(142-208,66岁)都要更小十岁,但也比曹操大13岁,袁绍(146-202,56岁)大曹操9岁。这些都属于上一茬的。

袁绍176-182年守孝6年,在守孝之前刚被委任濮阳县长(不满万户)不久。守孝有目的的避开了宦官强盛时的“党锢之祸”

50后

主角多是15x年后登场

袁术(150-199,49岁)大曹操5岁;曹操(155-220,65岁) 与孙坚同岁;

吕布的年龄

一众耳熟能详的人物,除了投在/成了帝王家,否则在史书上很多都没有清晰的生卒年记载,吕布如此,董卓如此,袁绍如此,赵云如此,士族大家尚且如此,更别说百姓家。史有不足,但今人仍愿探佚~

吕布(15x-199),今包头人,应该是汉匈混血,吕布唤备弟,大家都认为其大于刘备。黄巾之乱(184)年在丁原手下做主簿,古人二十弱冠,被丁原识中肯定在20~30之间。188年丁原接替在与胡人的战争中死亡的并州刺史张仪懿继任其职务,第二年就被被噶了,可能在丁原手下被画了多年大饼,年龄不小了,才禁不住董卓的诱惑杀了自己知遇之人。

但网络上一说吕布生于151年,还大曹操4岁,我深入琢磨认为也不太可靠。吕布手刃董卓(192)后,还与郭汜单挑,后逃出长安带着几百骑兵到处投靠,期间还在袁绍处冲杀山贼叛乱,如果生于151年,那时就42岁开外了,虽生猛但在古人年龄也算不惑之际了。另外张辽他们同属并州兵出身随丁原,后跟吕布,他俩应有一定的年岁差距,但不至于差18岁一代人这么多。

自194年,吕布已成汉世豪强,曹攻吕,正史未见二人年龄差之类的对话或口气出现。更合适的推测是吕布略小于曹操,156年或许是一个靠谱的值。那么其亡于43岁,在丁原手下做主簿时28岁,189年拜中郎将时33岁。

历史的特性之一,是它的“不可深考性”。没有一件历史的事实,曾经留下全部的史料。然而这门历史学问,虽则有捕风捉影之嫌,却不可废。先民过去的经验,我们总不能不参考,总不能不研究,尽量谨严之。

60后

曹操大 关羽(160-220,60岁) 5岁,大 刘备(161-223,62岁) 6岁。

关羽实际大刘备1岁,这点估计触犯了大家的常识

张飞(167-221,54岁)小刘备6岁,推测赵云小张飞1岁(168-229,61岁)

黄忠年龄

《三国志-费诗传》羽闻黄忠为后将军,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此时关羽已经59岁(独领荆州5年),黄忠在《三国志》中得到的描写也是“常先登陷阵(第一个登顶城楼,拿下城池),勇毅冠三军”,不会是一个比关羽更老的人做的。

作战的风格和张辽相近,张辽远征乌桓的时候也是靠着刚勇和肉搏死战拿下了胜利,而黄忠同样是好短兵相接,张辽(169)年生人,已经接近60年代末

斩杀一直缺乏战功的“白地将军”夏侯渊,也被羽认为没有足够的分量,也是因为黄忠早年无甚显赫战功。

按照黄忠的出道时间,192年刘表入荆州时,黄忠此时被任命为中郎将,和刘表的侄子刘磐一起在长沙驻守。普遍将领在三十多岁左右出任这一职位(中郎将)。黄忠的年龄处在160年代,较为合理。年龄肯定是关羽更大,只是黄忠与飞,云二位谁更大,没有史料支撑

黄忠在长沙和太史慈的多次交手,推断黄忠和太史慈(166)的年龄差不多,不至于年轻好多跳入70后去

黄忠在封后将军后第二年就去世了(按上面的推测54岁),不似三国演义里为了英雄人物形象丰满,还要创作到关羽死之后的夷陵之战中。

70后

孙策(175-200)与周瑜(175-210,35岁)同岁,比其弟大7岁,可惜江东小霸王走的早,25岁就见他爹去了。

周瑜大诸葛亮6岁,鲁肃(172-217,45岁)大周瑜3岁,司马懿(179-251,72岁)大诸葛亮2岁

马超(176)小周瑜1岁,算是蜀汉的中生代将军,本可能支撑到北伐阶段,可惜死的早(46岁)

80后

刘备大 诸葛亮(181-234,53岁) 20岁,长 孙权(182-252,70岁) 21岁。汉献帝与诸葛一般年纪,陆逊(183-245,62岁)虽然出场晚,实际年龄只比孙权小1岁,也就比周瑜小8岁而已。

三顾茅庐诸葛出山时27岁

魏延年龄

魏延以刘备部曲(私人招募武装)的身份随先主入蜀(211),由于其是义阳(按西晋时郡属为当前南阳桐柏县)人,在荆州时期招募,当大头兵跟随刘备入川,应该不超过30岁。此时诸葛已经30整了。故理论上比诸葛亮还要年轻几岁,其也算是刘备作为黄埔军校校长,培养的第一期嫡系门生。

曹丕(187-226,39岁)年生,在自己33岁时篡汉(逼献帝禅让,不过献帝退休待遇还不错)

90后

曹植192年生,41岁时忧郁病逝,比其哥哥还长寿些

邓艾(197-264,67岁),偷渡阴平(263)神兵天降(66岁)绕道剑阁关姜维身后(大姜维5岁),偷袭成都,蜀国投降

00后

姜维(202-264,62岁) 小诸葛亮21岁

刘备生刘禅(207)时已经46岁了,刘禅的年龄都没曹操孙子大,还比姜维小5岁,可在位时间长啊,41年,享年64岁,比一众人君都长。

10后

司马昭(211-265,54岁)小刘禅4岁

20后

邓艾钟会灭蜀,钟会(225-264,39岁)比邓艾小28岁,也小姜维23岁

30后

司马炎(236~290,54岁),266年30岁时代魏建晋,开启司马家的昏聩王朝

黄巾之乱

黄天当立立不住

黄金之乱开始于汉灵帝光和7年(184年),185年就剩零星的冲突了,对于三国历史的意义其实有点像RPG游戏中出了新手村后面对的第一个BOSS一样,远不能跟唐末的黄巢之乱和清末的太平天国起义相比。

爆发于公元184年的2月份,原本定的起义时间是3月,但是因为起义内部的叛徒济南人唐周告密,所以起义提前了1个月。看出来多半是没有彻底准备好就被迫起事,到指挥者张角兄弟的仅存者张宝被斩杀是在同一年的11月,前后持续了不到一年时间。

记载中完全看不到黄巾军有任何建立成型政治体系的能力,汉末三国历史,没有一个有所作为或是堪称一流的人才出身于黄巾势力,基本上决定了黄巾之乱不具备建立起与东汉王朝相抗衡的有效政权的能力。

张角虽是太平道的领袖,却只在冀州转战,没有为其他军团作调控,没有同一目标,只是占地死守或四处抢劫。加上当友军有难时,各军都不会相救,官军利用此缺点予以各个击破。

为了有效平定叛乱,朝廷对暴动频发和集中的刺史监察区改置州牧,延缓了黄巾之乱对全国的蔓延,起到了减缓东汉结束的作用。董卓掌权后,地方手握重兵的刺史和太守集体反叛中央朝廷,为东汉晚期军阀鏖战揭开序幕。

黄巾时几路主角年龄

袁绍当时38岁,守孝结束隐居洛阳并未任职,直到黄巾后184年朝廷取消党禁,大赦天下党人,才应大将军何进的辟召。

曹操29岁,有积极参加镇压黄巾起义。

刘备23岁,也开始投身讨黄巾,可参见昭烈帝生平

此时孙权是一个2岁的小宝宝。

赤壁三分年龄考

赤壁之战曹操已经53了,张颌42,张辽39岁,司马懿29

刘备47,关48,张飞41,赵云小张飞一岁40,诸葛27。

孙权26,鲁肃36岁,周瑜33,陆逊25。

结合三国演义+裴松之注《云别传》解读赵云

赵云的战迹没有关张那样耀眼,但他一生追寻仁主并坚守初心到最后,一生不争不抢,不管军功大小,都一往无前

罗贯中也算是非常欣赏赵云,所以在演义里给赵云加了很多高光时刻。下文与史书不矛盾,但正史传记中对赵云记载并不详细,描述过于细节的地方则是根据三国演义的发挥,如早期的心理活动,与刘备的生动互动。

赵云早期是常山郡民团团长,却也是常山郡领导干部最头疼的人。养,没钱,不养怕其闹事。故推荐其去投奔公孙瓒,当时公孙和袁绍正在争冀州,袁绍名气更大,距离也更近,为何为公孙转身?其实公孙瓒对此事也费解,赵云给出的解释是:天下大乱,不知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常山人经过讨论,决定追寻能实施仁政的地方。身为冀州人投奔幽州人公孙瓒,是因为他认为袁绍是乱贼,公孙是维护大汉统治,所以选择了公孙。赵云为了心中的道德,舍近求远,选择了公孙瓒,但热脸贴了冷屁股。天下大乱,人如蝼蚁,谈道德,不是伪君子就是幼稚鬼,所以一直不得重用。但人生充满意外和惊喜,刘备也来同窗公孙瓒这里求职。为了对抗袁绍,公孙瓒派赵云随军出征,做刘备的骑兵连长。刘赵二人对仁德的理念不谋而合,建立了最初的革命友谊。

此时刘备还是打工仔,没能力也万万不能挖公孙同学的墙角。赵云和刘备说:终不背德也,这是其一生的座右铭。身为公孙瓒的部下,虽与刘备互相欣赏,但公孙瓒败亡前,始终也未背弃公孙瓒而南下投刘。

后来看到公孙瓒趋向残暴,且闭城自守而自取死路,也没有接受袁绍的招降,因兄长去世而回家奔丧,避回乡里,一避就是六年。这六年中刘备的人生如同过山车,从小小别部司马到豫州刺史,徐州牧,直到左将军。公元200年,衣带诏事件爆发,刘备从曹操处出逃,投奔袁绍,赵云主动来到邺城,多年后相见,二人同床而卧四晚,讲述彼此的过往,回忆过去的峥嵘,展望理想的未来,灵魂和理想的交织与碰撞,从此赵云成了刘备最坚实的战友。

后来赵云成功保护刘备投奔刘表,博望坡之战赵云生擒敌将夏侯兰,其是赵云的发小,但他丝毫不徇私,做到公私分明。刘备也给面子,没杀夏侯兰还让其做了军官。曹操亲自攻打刘表,刘备不敌不战而走,路过襄阳,百姓自发跟随刘备,刘备没有让赵云失望,放弃快速逃命机会携民渡江。导致行军缓慢,虎豹骑追到当阳长板桥,刘备妻小在混乱中走散,刘备年近五十,儿子当然金贵。赵云能在兵乱中帮刘备保住家眷,非同小可。长坂坡之战后,刘备就任赵云为牙门将军,此称号是刘备的为赵云在三国期间首创的,牙门顾名思义,就是守门的牙齿,刘备有两颗,一颗赵云,一颗魏延,后来吴国也学刘备设立,但没人配担任。

赤壁之战后,赵云平江南,升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等刘备迎娶孙夫人后,孙夫人手下横行霸道,刘备知道后特命赵云掌管内事,也就是家事。下属参与领导家事处理不好就会里外不是人,且孙刘是政治联姻,事情更复杂一些,往大了说是外交事务,这说明赵云在刘备眼中有着寻常武将不具备的细腻谨慎。长期跟随在刘备诸葛亮身边,所以赵云很少有单独作战的一面,因此战迹不及其它武将。单独带兵作战,史书有两次记载。一次是刘备打益州,走水路,协同刘备完成对刘璋的包围,刘备入主成都之后,任命赵云为翊($y\grave{i}$)军将军,又是独创,有起飞又有辅佐之意。

刘备为了表彰属下,计划把成都的房产和城外的庄园分封,赵云却站出来反对:国贼未除,还不是享乐的时候。且益州百姓刚遭遇战祸,应将田宅房产归百姓,发展经济,安居乐业,然后使他们服兵役,纳户税,收取民心。赵云还和20年前一模一样,历经风雨仍不忘初心。

夷陵之战时,赵云劝谏无效,任命兵督江州,夷陵兵败后,赵云兵至永安,在刘备人生末尾,护刘备周全,刘备临终前,升任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中护军这个位置很重要,是一个掌握军中实权的位置,就是希望他帮助刘禅看住兵权毕竟这个世界谁背叛刘禅,将刘禅从尸山血海中带出来的赵云也不会。他不需要赵云冲锋陷阵,要的就是他好好活着,等他若不在了有一天可以帮他照顾儿子。

赵云参加第一次北伐,也是他第二次独立带兵作战,奉命兵出箕($j\bar{i}$)谷,牵制曹真率领的魏军主力,诸葛亮趁机兵出岐山。敌强我弱,赵云从容指挥,街亭之失负责断后,损失极小,次年赵云去世,他救的刘禅也没忘了他,谥赵云为顺平侯,是为全蜀汉有谥号的12人之一。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汉大儒有云:“天子 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 台,以观鸟兽鱼鳖。诸侯卑,不得观天文,无灵台;但 有时台、囿台也。”

铜雀台开建于建安15年冬(210), 历时1年多,建安17年春建成(212),算是作为“武平 县侯”曹操的一种僭越试探,打破了列侯“不立宫室”的规定。

(213)提升为魏公后再建金虎台,冰井台二台,算是赤裸裸的僭越了,政治喻示可谓昭然若揭。当时的普遍认识是天子可以建三台,诸侯只能建两台

而后一系列的超然政治待遇提升接踵而至,终建安二十一年(216 年),曹操正式被封魏王。建安二十二年(217),曹操可以设天子旌旗,称天子 “警跸” (即出行像天子一样,沿途侍卫警戒、清道止行)。不久干脆直接使用天子的十二旒礼冠和礼仪车队,成为不是天子的“天子”。曹操以人臣所能获得的一切,至此达到顶峰,只差最后一步“改元”天下,更换国号,而这是曹丕登位后迫不及待要做的事。

赤壁之战开始于建安十三年(208)年,这时锁二乔的念头虽可以有,但还跟铜雀台沾不上边。后世文人的梦想附会可见一斑,也显示出创作者历史背景架设的成功,与金庸的作品无不相似之处。

卧龙与凤雏

二人背景差异很大,诸葛背景优渥占优。诸葛亮和荆州主要的上层人物,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诸葛亮的妻子称刘表姨父,称蔡瑁舅舅,诸葛亮和刘表、蔡瑁都是亲戚。

庞统比诸葛大2岁,因背景弱很多,故早就出仕干活,后是主动投靠刘备。

英雄暮年经不起打击

  • 官渡之战袁绍53,曹操44,故袁绍战败后一年半就去世了(55)

  • 刘备也是夷陵之战后一病不起,10个月后就去会二位兄弟了(62)

曹家不耐熬

曹丕比司马懿小8岁,活的时间还短,39就嗝屁了。传给儿子曹叡,可儿子也才活了35岁,在位13年。父子俩接力都没活过司马懿

再传曹芳,即位时才7岁,曹芳非曹叡亲生,也埋下被废的祸根。曹芳17岁时经高平陵之变,大权旁落司马氏。司马懿爽了2年后也嗝屁了,值了,72了。

曹芳22岁时彻底被废,由更年轻的13岁的曹髦替他,曹髦有勇气,可19岁被众目睽睽弑君。

由比曹髦小5岁的曹奂即位(叔叔接替侄子)。曹奂实际与曹叡是一辈的,都是曹操的孙子,曹芳与曹髦都是曾孙辈。

曹奂即位再5年后司马炎篡位建晋朝。

flowchart LR
A[[曹操: 65]]--次子-->B[[曹丕: 39]]
A--三子-->C(曹彰)
B--长子-->D[[曹叡: 35]]
D--养子-->E[[曹芳:43,在位15年]]
C--孙子--->E
E--儿子-->G[[曹髦:19]]
G-->H
A--九子-->F(曹宇
唯一活过60岁) F--儿子----->H[[曹奂:58岁,在位5年
叔叔接棒最后一任]]

高平陵之变为何没人阻止司马懿

当时在群臣眼中,大反派是曹爽而不是司马懿,曹爽这么遭人恨,正是因为他之前进行了一场改革,触及了各方权臣门阀的利益,而不是因为他尸位素餐。

这场改革就是历史上的《正始改制》,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曹丕为了向世族争取支持和妥协搞出的九品中正制,中正官权力很大,所有人的升迁录用全在中正官一句话上,就成了世家大族就业解决办事处。

  • 第一个是整顿九品官人法,要求原来中正官(高级人力HR),曹爽跳出来说你们挑出来的都是自家人,要改制,不能由中正官一家说了算,必须由中央的尚书台来决定,中正官以后就负责考察候选人道德水平和看地方官员工作能力,等同于一下子把中正官最大的权力掳走了,不是因为曹爽体贴底层人,而是任何正常的集权王朝都会逐渐的把权利从地方收上去。
  • 第二个改革内容就是废除郡的行政级别,将全国直接变成州县两个行政级别,这么改是因为郡这个行政级别冗官太严重,做的事情和上下级别又重叠。
  • 第三个级别就是改革服饰,包括官员的衣服车马,就是要求勤俭杜绝奢靡。

曹爽做的全是戳世家大族气管的事情,这帮人觉得你都坐上大将军了,不享福非得改制,又要限制世家大族的人事任命权,还要废除郡,砸人家的地方工资,还不让人家享乐,不收拾你收拾谁。所以这场正始改制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存在感。

作为司马家的对立面,后来正史《晋书》当中,就把曹爽写成纯纯的反派形象,花天酒地任人唯亲。世家大族对当时司马懿养私人武装当时全都装糊涂,高平陵之变发生时亦反应相当冷静,毕竟对他们来说是重大利好消息。

此后的世族们就彻底放飞自我了,整个西晋一朝,世家权贵全都陷入了一场疯狂的享乐狂欢之中,世族也渐渐变成了土皇帝,门阀继而孕育而生。而曹爽和他的正始改制被扔进了垃圾桶。

昭烈帝生平

伪职期

刘备23岁(184年)开始讨黄巾,因军功干过县公安局长(县尉),也干过县委书记秘书长(县丞),后干到大县县令(不到万户小县称县长),在县长任上被贼人击破,投奔公孙瓒,任别部司马(低阶军官,下无定员),是公孙瓒封的,算是伪职,无法律效力,包括后来干的平原令,豫州刺史(省纪委书记),徐州牧,都算伪职。

官方认定中级军官

后曹操为拉拢刘备抗击袁术,表奏刘备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四镇将军与四征将军,四平将军类似,级别略逊四方将军。但此刻是官方认定的了,前任镇东正是曹操,此时刘备35岁(迁都许昌改建安年号,建安元年),成为中级军官

宜城亭侯有否辱没?

宜城在刘表手下,算是虚封,收税不可能收到刘表地盘,曹在兖州,刘在徐州,汉末军阀多数爵位也就止于亭侯,也不算辱没

荣膺左将军

刘备吕布交恶后,投奔曹操,曹正式册封豫州牧,37岁正式做到省委书记。但豫州牧为遥领,属于空有政治级别。同年吕布战死,备力战有功,被正式册封左将军,一生荣耀的资本

军职阶层

东汉时大司马位尊而无所统御,相当于荣誉军委主席

大将军一般为外戚所任,大将军下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和四方将军,此八将军位高权重,是为重号将军。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位次丞相,其余位次上卿。左将军之前正是吕布,再之前为袁术

左将军谢幕

39岁,衣带诏事发,一路客居袁绍刘表阵营,蹉跎岁月,流亡途中时刻将左将军印带身边,虽曹此刻又将左将军封给于禁。

47岁赤壁胜利又重新扬眉吐气。58岁称王,60岁称帝,62岁亡。

英雄不简单

刘备的前半生是很糟糕的,五易其主,四失妻子,不停投靠他人,不停遭到挫折和失败。但何曾见过刘备灰心丧气,只见他屡败屡战。他是英雄,关张诸葛都看出来,曹操也看出来。

终究是大汉气数尽了,人力不可逆,老天为了阻止刘备,耗尽了三国的英雄气,正因为刘备,400年的汉朝才结束的如此体面,刘备的存在,给大汉一个隆重的葬礼。

在宋时,百姓听书,每听到刘备败退皆是扼腕叹息,每听到曹操败退皆是鼓掌欢庆。那时人虽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大多都相信世间有仁义之事,有行仁义之人。而今人多利己,不相信世上有不为己的人。如此对比之下,曹操更符合今人的认知,于是尊曹贬刘。于是枭雄变成了英雄。

刘备能让姜维一个素未蒙面的誓死效忠蜀汉,让手握重权诸葛亮鞠躬尽瘁,让北地王刘湛(其孙子)当做信仰自刎于庙堂,谥号昭烈少见。其德昭昭,其志烈烈,屡败屡战,百折不挠。

节&钺

节是使者代表皇帝处理国家事务时所持的信物 , 不是专杀权的象征。钺为斧钺,一种刑具。

节:最常见的形象就是苏武;长安三万里中持节监军程元振,也有节的画面形象出现

假:权以给之,不常与

  • 假节:平时没有权利处置人,战时可斩杀犯军令的人。

  • 持节:平时可杀无官位之人,战时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

  • 使持节:平时及战时皆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

  • 假节钺:战时状态,可杀节将(含假节、持节、使持节)

三国人口变动

东汉末年没爆发黄巾赤眉时,5000w人(也有一说5600w人),三国期间人口损失比例最多,人口下降71%,只剩1600w人(也有配套一说760w)

中国历代人口规模图

看到这些初步惊心的数字,看得出来三国是中国谋略斗争一个高光时刻,亦是老百姓的一个灾难时刻。真实刻画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历史规律。真是盛世尽其力,乱世用其命(白话来说:穷人是战争时代的炮灰,和平时代待宰的羔羊)。

三国时期杀人比例历代最高,带来71%登记人口的减少。但论绝对的损失人口最多,还得是太平天国时期,带来中国人口损失在1亿(一说7500w)以上,大约30%死于战争本身,剩余70%死于传染病霍乱。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损失影响最大。

三国人口兵力

三国农户数登记对比

蜀国90,吴国240w,魏国440w

军队数量对比

吴国23w军队,蜀国10w军队

  • 三户一兵, 蜀国加后勤应该有10万,但是不可能动用这么多,出兵一直都是1–3万
  • 姜维巅峰期估计也最多3万兵马!蜀国才90万人,3万兵6万伕,9万估计是极限了!

战争就是赌博,好赌的人必输得裤衩都不剩,要就要一战定乾坤,而不要百战而陷泥潭(历史上从不缺百战而亡的典范)。 从这个角度,蜀国最后一直北伐,百姓应是最惨的,也是为何最后直接投降的原因吧。

冷兵器时代的战斗

兵力估算

70%劳动人口很大比例了,50%女性,35%的男性劳动力,结合古代 3兵6伕 的投入比,能上战场再1/3,大致也就10%的远程极限兵力。现代28天的中越战争中,50w军力中后勤就占30w。现代美军的后勤比例更高,现役140w人,一线作战仅20多w,几乎达到每十名后勤人员补给一个战斗人员的比例,这才有了美军傲世全球的后勤能力,无论是食品还是武器弹药,美军都不需要担心这些物资的消耗。

长平之战

《史记》中说,长平之战,秦军共出动了60万军队。假设每个士兵每天吃1斤谷物,一天需要60万斤,长平对峙2年,就按照700天来算,总共需要21万吨。从秦国的收集和转运中心渭河谷地为起点,到太行山麓的长平大约是500千米。秦国+巴蜀约莫500万人,那么要每人交40公斤粮食才能保障。考虑到可能要配30w人后勤运输粮食,路上人吃马喂,整体要40万吨粮食。40万吨,那么每个人要交80公斤粮食。10税一的比例下,要人均产出800公斤粮食,这远超出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力要么就是积攒很多很多年的粮,才能打这一仗,要么就是60w是严重夸大其词,要么这里面包括大量的后勤兵[6]

汉匈之战

《史记》记载元狩四年春卫青与霍去病兵分两路出击匈奴,武帝以14万匹战马及50万步卒作为后勤补给兵团,授于卫青与霍去病各五万骑兵,另步兵和运输物资的军队十万余,总人数约70万出击匈奴,70万人中,真正的战兵仅10万,辅兵10万,后勤兵有50万,占比达到了70%

北宋记录

沈括《梦溪笔谈》中有记:卒自携五日干粮,人食日二升每个民夫可以背6斗米,那么一个民夫供应1个士兵,可以支撑18天,如果考虑回程,只能前进9天的路程

  • 1斗10升,卒自带相当于1斗。二人合计7斗,7*10/2(人)/2(升)=17.5≈18天

  • 两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的话,单程可以维持26天,回程支撑13天(这还是考虑到1民夫带的粮食快吃完了,就发粮遣散回去,减少每日前线口粮的情况下)

  • 三个民夫供应1个士兵,单程可维持31天,回程支撑16天。在那个年代三人饷一卒,极矣!

随着民夫的增加,运输能力确实增加了,但支撑天数边际效应却在递减。后勤运输无法用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

隋征高句丽

《隋书·本纪四》记载:隋军第一次远征高句丽时,“凡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二百万,其馈运者倍之。”负责运送粮草的人员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70%

战损比

古代军队伤亡率超过 10% / 15%就会崩溃, 有这么一个观点。

说这个问题吧,伤亡超过10%,不是整条战线逢10死1,而是某一点击穿了,一个局部已经被杀百分之七八十,局部作战单位已经不能发挥战术作用。这时战术部署已坏,还能不撤/不败?例如侧翼、中路、或包抄,导致某支关键部队完了,有缺口了,引起雪崩效应。

古代几十场会战中,胜利方多数损失率不超过10%,一般看在7%以下,平均是1%~ 5%,从一个侧面可以认为,通常情况古代军队是比较难撑到10%这个全面伤亡率的,战败方那不不好说了,一溃就被追杀,损失率比正面交锋还高。古代作战,精锐在前,役夫在后,精锐按作战计划对敌实施突破,一旦形成压倒性优势,全军鼓动形成顺风态势,役夫也可争功追杀溃退的敌军,完成战役任务。

如何理解10%这个比例,古代军队作战,只有精锐有战斗力,其它役夫多数是乌合之众,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也正因为如此,古代战争中劫营经常只需要少量的精锐展开攻击,因为留在大营的役夫不会打仗。

这10%损失往往对应的是精锐,一支10w人的队伍,精锐总数不过3w,1w被消灭,实际是精锐损失30%,不可能有充分的预备队能顶得上,精锐除了作战还要保护大营和役夫的安全,作战效能降低,管理能力下降,役夫恐慌一旦形成炸营,很容易崩溃。

如上为基本判断的缘由。而精锐部队,在阵型不被撕裂的状态下承受伤亡肯定高于10%,承受不了肯定是指挥出了问题,精锐团队加持宗教或风俗的思想动力,在千人级战斗力完全可以做到玉碎,死战到最后一人,历史上就有很多事迹。

武将单挑

《三国演义》中武将经常单挑,这显然是不真实的,不妨碍大家最津津乐道武将单挑排名。大将相拼,纯属为提高小说故事趣味而已。

《三国志》+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编写的《英雄记》中,拢共只记录了4次单挑。

  1.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进犯长安,与王允、吕布展开了血战。吕布拿着长矛,与郭汜展开了单挑。战斗中,骁勇的吕布用矛刺伤了郭汜,但郭汜的部下给力,当时就把他给就走了–《英雄记》[1]。吕布尽管赢了单挑,却输了战争,最后弃城而走
  2. 关羽斩颜良。袁绍派遣颜良袭击白马,曹操亲自率军救援,并派关羽、张辽为先锋迎击颜良。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3. 太史慈单挑孙策。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于是解散。(孙策刺倒了太史慈的战马,夺了他的手戟,而太史慈也摘得了孙策的战盔。算是平局)
  4. 建安初年,韩遂与马超大战。阎行挺矛来刺马超,矛折,因以折矛挝(zhuā,击打、抓)超项,几杀之。马超显得狼狈,几乎被一无名小将所杀。

将军在谋不在勇,能指挥千军万马,攻城掠地或保家卫国,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方可称为真正将才帅才

逞匹夫之勇带兵冲锋陷阵者,只可为下级军官,中级军官亦不进入前沿阵地,否则一旦伤亡,千军无首,必大败无疑。

传国玉玺哪去了?

传国玺的形制和由来

始皇帝一统天下,规定帝、后的印章称为“玺”,并且以玉为材质;其他的官印、私印只能称为“印”

正史对玉玺的记载都很少,大部分是民间传说。离秦朝最近的史书《史记》里并没有任何传国玉玺形制的记载,传国玺这个称呼最早出现是在《汉书》,班固在王莽传中,描述它最早叫做始皇玺,后来因为子婴降汉落到了刘邦手中,刘邦得了后藏于长乐宫,汉朝国祚几百年,它才有了名字传国玺的意义(号为:汉传国玺)。到这个时候史书对玺的记录也仅仅停留在它的职能上,而完全忽视它的材质。在史记、汉书两部史书中,根本没有提到它是不是由玉石所做,更遑论是用和氏璧做得了。这两位应该是有机会见到传国玉玺的,却没有支言片语的相关记录,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在《汉书-元后传, 也就是王莽的姑姑的传记》里提及,王莽请玺,元后不得已”投之地以授“,也没提掷地缺角的事[3]。《三国演义》编写始皇曾投玺至洞庭湖镇风浪全无正史依据。

讨论下才材质谣言

直到《后汉书》第一次肯定了传国玺的质地,作者南朝刘宋范晔在光武帝本纪的玉玺谱中是这么记录的“传国玺,其玉出蓝田山,在玉玺掉地后加上了一个补充,“乃出玺投地。玺上螭一角缺”。在玉玺有螭龙的那个角给摔掉了,注意这个角不是螭龙的角,因为螭是一种无角的龙”,内容源流应出自东汉卫宏《汉旧仪》-- 其实《汉旧仪》只提过天子六玺,毕竟范晔所处的年代和身份无缘一见玉玺的真容,却对其描述极其详尽。

传国玺的流行观点是由和氏璧制作,这一说法最初来源于北魏的崔浩,但他完全没有任何依据。璧都是比较薄的,完全不具有做玺的厚度。

汉朝时期的诏书都是竹简木牍写的,因为印泥是东晋南北朝时期才有的,蘸墨汁盖章效果可不好,扩散效果一印浸一片。战汉时期的玺印都是封竹简用的,捆后用封泥封上盖个戳子。当时的印玉大小有规定,方两寸,差不多2.7~2.8厘米,"吕后"的皇后印玺就是2.8厘米,通高2厘米,重33克,博物馆出土的印没大的,海昏侯刘贺的也就一点大。王侯级别尚且如此,官员就更小了,和拇指肚差不多,因为要证明身份+起封印作用,需随身携带,大了也不成。

汉皇后之玺,螭虎身上钻一孔穿带子

汉印较之秦印,在布局上更趋饱满、充实。成熟后的汉印印式,多无边阑界格,印文直逼印边。印文字间、行间的空隙.往往也留得很少。汉印用“缪篆”,较“摹印篆”更趋于端方、密实。对比下面的“皇帝信玺”的文字和皇后之玺 也正好印证。

后来的玉玺越做越大,是因为纸张和各类技术的进步随之变化

《吴书》中的记载,提到“玺方围(周长)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现今出土的秦汉印章其纽制都罕见交龙,按照汉制,皇帝、皇后、太后所用的印玺纽制都为螭虎纽,然后丞相、列侯以下为龟钮、环钮等等。只有到了隋唐以后,才渐渐地采用龙形钮

皇帝另有6枚印玺:皇帝(天子)行玺,皇帝(天子)之玺,皇帝(天子)信玺。赏赐诸侯王用皇帝行玺,发兵/召大臣用皇帝信玺,向外国发送文书用天子行玺。看看这个”皇帝信玺“存世孤品封泥

东汉学者卫宏在《旧汉仪》中有“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之说

现存唯一汉帝六玺印痕,现存海外东京博物馆

皇帝信玺工作样例

国玺文字是什么?

你会说,上图不是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是8个字。但没有任何文物能印证此说法,只能在后代史书中看文字描述。且多本史书上记载的刻字内容还不同,有这么几种说法:

  1. 卫宏《汉旧仪》,《吴书》,《玉玺谱》: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2. 应劭《汉官仪》、皇甫谧《帝王世纪》:受命于天,既寿且康。

  3. 孙盛《晋阳秋》载冉巍大将蒋干送东晋的是:昊天之命,皇帝寿昌

  4. 徐广、沈约《宋书·礼志五》: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flowchart LR
A(东汉
卫宏)-->B(汉末
应劭)-->C(魏晋
《吴书》)-->D(魏晋
皇甫谧)-->E(东晋
《晋阳秋》)-->F(东晋&刘宋
徐广)-->G(南齐
《玉玺谱》)-->H(南齐&南梁
《宋书·志礼》)

首先,应劭和皇甫谧,都没有见到传国玺的机会。应劭是汉末泰山太守。因为曹操的父亲曹嵩死在泰山郡,担心曹操报复自己,便弃官投奔了袁绍,一生没见过汉献帝。

皇甫谧是魏晋名士,一辈子都没有做官,他写的书都是坐在家里写的,他的内容推测是照着应劭的《汉官仪》抄的。

卫宏生活的时代最早,他是汉光武帝时期人,而且也是皇帝钦命的议郎,他的说法应该最可靠。剩下的年代都越离越远或算不上24史之列的野史记载。不足为信。

卫宏乃是东汉初人,著《汉旧仪》四卷。在《后汉书.卷四八.徐璆传》唐.章怀太子注引卫宏语: 讲秦玺由蓝田玉制作而成,李斯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此处也是说蓝田玉的最早出处。章怀太子李贤在引此内容时,偏偏漏掉了书名,十分奇怪

南朝刘宋人士裴松之在给在《三国志》做注时,发现《吴书》上关于传国玺上写的八个字与应劭、皇甫谧的记载最后两个字不同,他当场表示无法判断“且康”和“永昌”哪个是对的。他不知道?裴松之身处刘宋朝廷,他是有机会见到当朝的传国玺的,为何装糊涂?因为当时宋文帝手上的写的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他若提了就是在作大死,说南朝传国玺已不是秦汉那一枚了,所以只能装不知道。

小方印刻8个字可能么?

上海博物馆藏的汉代广汉大将军章,银质,方2.35厘米,高2厘米。能刻下6个字,对于在稍微大一点的王玺(2.8厘米),多容纳2个字也可能。

上海博物馆广汉大将军章,方2.35厘米,高2厘米,6个字

什么字体?

网上还有流传的鸟虫体的仿制照片,亦不可信

“鸟虫体”不可太能,秦刚统一文字,使“小篆”成为当时法定通用的官方文字,不可能不采用官方文字。

另秦汉印因为那时纸张印色还没发明,所以玺印都是阴刻。那张阳文鸟虫书做作,迥异于传世青铜器,玺印清秀神逸的风格。

弄丢又找到

它经常被弄丢,又莫名其妙被神奇找到,有人说其实他每次找到都是有人造了个假的。在西晋后出现好几方传国玺,做假已明着来。

五胡乱华前,传国玺虽经过几次丢失,但都在数年内找回,那些见过玉玺的内官宫人还尚在,能辨别真伪。而从西晋灭亡衣冠南渡后,长安洛阳成为废墟,侨居江南的东晋人恐怕都没见过原货,无法鉴别。北魏为了说明自己正统性,也谎称在邺城佛像后发现了传国玺,还同时发现两枚,真是各种赝品层出不穷。

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是后唐末帝李从珂在洛阳自焚后,玺已下落不明(玉内部结构并不算稳定,遇高温会膨胀,容易破碎)。李从珂从隋唐继承下来的玉玺也是来历不明的,往前追溯,是从东晋从冉魏手中获得,而玉玺上文字跟《后汉书》记载不同,当时多份玉玺出现的记载也相互矛盾(东晋,前秦,后秦,北魏,北齐都自称有传国玺)。

南朝有两枚玉玺已经够乱了,北朝又出现了新的玉玺。北魏太武帝灭佛期间,从邺城被捣毁的佛像中发现两枚玉玺,刻字确实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但其中一枚又多刻了一句话:魏所受汉传国玺。

这两个也是假的,因为如果真玺在手,何必要造假呢?就算造假也没有把两个放在一起的道理。多出的那句:魏所受汉传国玺,看起来也有些画蛇添足,因为以往的史书根本没提过曹丕乱刻乱画一事

真相最可能是什么?

  1. 要么根本就没有六玺之外的传国“吉语玺”,因为此重要物件在《史记》中毫无记载,最早的痕迹都出自东汉,属于汉代自己创作的。
  2. 要么秦始皇在“六玺”之外确实刻过另一枚玺,但那只不过是普通的“吉语玺”,随身佩带以趋吉避邪,不具有权力象征的意义。这枚玺后来被汉高祖刘邦所得。

之所以受到历代皇帝的推崇,被尊为“传国玺”,与汉代“符命”、“谶纬”学说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真正的传国玉玺(秦玺),大概率在汉末董卓之乱时已经丢失。孙坚在井中得玺太过神异,不真实。魏晋南北朝都伪造玉玺,以明正统。

如果像《三国演义》描述的中平六年(189年)的那场十常侍动乱中丢失的说法(汉少帝夜出北宫避难,仓促间将传国玺留在宫内,待到返回后,传国玉玺已经不知所终),首先正史未提及传国玺当时不见的事,且《献帝起居注》记载“天子从河上还,得六玉玺于阁上”。按《演义》的说法,没道理孙坚短暂驻留洛阳能找得到,而董卓呆了近两年却找不到(未提及去寻过),所以更可能丢失晚于十常侍之乱,在董卓之乱时。

孙坚得玺被袁术夺走,当时离的最近的陈寿《三国志》袁术传里,丝毫没提,孙坚传里也没收录记载孙破虏得玺。这条线索还靠后世人写的书修这个逻辑漏洞。裴松之特别强调史书应“直书实录”,裴氏批评鱼豢《魏略》有“妄说”,谢承《后汉书》有“妄记”,对于乐资《山阳公载记》和袁暐《献帝春秋》,裴氏的批判尤为尖锐,说他们“轻弄翰墨,妄生异端”。

汇总整理前面几本后汉书的范晔,与裴松之同时代,以年龄论,裴比范长二十岁,裴死更比范后六年。裴年终八十,长寿。

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强令曹皇后交出“传国玺”,但由于此物已经遗失,于是只好重刻一枚。但后世朝代之所以没有一人对“传国玺”的真假提出过怀疑,是在于为了维护皇权的稳固

传国玉玺这个东西其实没有实际的意义,只能起到一个加成的作用。如果你坐了江山,这时候玉玺在手,说明你名正言顺。如果没有,那就差点意思了, 且是怀璧其罪了,这时候有还不如没有(如三国演义中的袁术)。

而至于后来所谓“传国玺”的故事,不过是统治者为了证明“皇权神授”的地位而人为做出的品宣工作。

十胜十败黑本初,阿瞒更拼值得赢

袁绍囊括冀青幽并四州,收渔阳上谷精锐,控地千里,作为非家族正室所生没继承核心荣光和资产,却俨然要成为东汉末年最靓的仔,这样的人说其多谋而少决,说他愚蠢不会用人,或许也是史书马后炮的评论。白马将军公孙瓒都称赞其:袁绍之攻,似若神鬼。曹操整个少年时代,也是作为袁绍的马仔在洛阳混的,可以说袁绍是曹操前半生仰望的对象。肯定不止来自袁绍的出身,还来自其个人魅力。

公元199年,袁绍和曹操直接开干一点问题没有,当时曹刚接收徐州豫州,只有兖州是自己的基本盘,打了这么多年,已经是一身虚汗。在袁绍角度看,我方现金流充足,对方刚花巨资吞并一些小公司,正是需要安抚吸纳的时候,此时不干更待何时?

官渡之战时,曹老板很怵袁绍,只不过是被动迎战没得退路。自己内部不恐冀不会抛出什么狗屁十胜十败,真是这样能撺出北方那么大一摊子?郭嘉也知道,但必须这样去黑袁绍来安稳军心,侧面说明袁绍没选错时机。曹老板在官渡前线心态其实几乎崩溃,荀彧不断写信给曹老板让其坚持下去。曹操看着因高压和断粮即将崩溃的士气,跟士兵说,再给我15天,15天内我必破袁军。他心里肯定没底,但没有办法,否则士卒当场就会溃散。

神奇就神奇在转机出现,许攸因为党争原因叛逃,见面就问曹老板你还有多少军粮?断言其连三日的军粮就没有,三国志记载曹操当时震惊的看着许攸,说明这消息可能袁绍已掌握。许攸说袁绍同样也缺粮,但有一批粮食即将运到袁军大营,现存放乌巢。这点上看袁绍的情报工作做的更好,曹断粮他知道,他断粮要靠人叛变曹老板才知道。还派过人刺杀曹操,差点得手,真是印证了似若神鬼这句评价。

曹操即钦点5千精锐亲自带领,一路打着袁军的旗号向乌巢进发,这5000人军队哪怕被发现,或被咬住,曹操本人也是万分凶险,但曹操没有选择,因为弱者是没有选择的,他只能赌。摸到乌巢后,守军有1万,大将淳于琼坐镇。曹老板带领虎豹骑疯狂的杀向粮仓。袁绍反应也很快,立马派5000骑兵驰援乌巢,并派张郃带领大军直接攻向曹营。当袁绍援军距离还有10里时,哨兵来报,大将纷纷劝曹老板留下一半的人狙击,曹老板可清醒的很,等他们杀到我身后来再说。随即亲自带兵搏杀,大家看到大领导连命也不要了,纷纷那袋也别在裤腰带上,爆发出惊人战斗力,阵斩淳于琼。试想如果不是曹操亲自前来,为首大将看到前方受阻,后方敌军援军又快到了,会不会心里一崩溃就投降了,就算心理过硬,但就是打不下来怎么办?大概不是曹亲自来,派哪位大将来也达不到历史上的效果。曹军大营侧艰难顶住张郃进攻,迟迟攻不下,传来乌巢火起,淳于琼被斩,袁军士气当时一下就散了,张郃顶不住压力直接带着本部就投降曹军了。

前方大将叛逃,后方粮仓起火,袁军士气此时脆弱如纸,瞬间崩溃,官渡之战以曹老板的胜利而告终。袁绍唯一做错的,就是不该派一个手下去攻击曹操大营,他亲自去,说不定袁军战斗力就会提升一个档次,大将也怎么可能叛逃。袁绍就败在关键时刻把自己豁出去的勇气,曹操相反知道自己如果输了,要么在乌巢死,要么逃回许昌,苟延残喘几个月也是死,这个时候不拼完全没有机会了。跟创业一个道理,既然选了,前期就不要想着休息偷懒假期,创业的本质就是在改命,命运感知到你想要更大的福报的时候,一定会给你压力,给你低谷,给你安排各种人和事,造成你情绪上的各种不稳定,老天在用这种方式测试你是否配得上你的欲望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几乎不存在人在家中坐,好消息天上来的情况,你不把自己命豁出去,你的团队如何去拼命,只有你连命都不要了,你的团队才有可能为了你的事业而去努力。

老板就是兄弟们跟我上,成功了大家分,失败了我自己死。有了这份觉悟,在加上运气加持,命才能改成。若你真身处一个必须的境遇,须记得创业和打工不同,要靠自己的披荆斩棘,生生开创出一条路出来,所以必然很难很累,考验的是你全方位的能力:个人的魅力,沟通能力,分钱的模式,你的气量,抗压能力。最后还有运气运气运气和时代的呼唤。

时代困兽吕奉先

为什么曹操性格那么多变,为什么袁绍不听人建议,为什么袁术那么强又一塌糊涂,为什么孙权会那么分裂,为什么刘备一定要给二爷报仇。看个人不光从客观视角,还要从人的视角。史书是“结果归因”的产物,根据事情定义一个人,没办法,大家不是古人的蛔虫,很多想不通,都是视角问题。

《三国志》评价吕布无战略规划,轻浮反复无常,只看眼前利益,每个点都有史料依据,客观看没一点问题,但换个角度看,吕布除了上过失信名单榜首这点比我们离谱外,简直就是百姓的历史[7]我们谁有长远规划,谁不是得意忘形,谁不是只看眼前利益,我们谁不是吕布,谁不是放纵兽性

在社会里做困兽之斗,谁能喜怒不形于色跟刘备一样?谁能眼光长远跟孟德一般?谁能恬静淡泊跟孔明一样?谁能藏剑于心稳如化石跟司马老贼一样?下层人爱眼前也没办法。按网络上的新解:眼光放长远就是眼前没我,大局为重就是大局无我。咱们要是开路虎住别墅,小米新车一上市就来一辆,眼光可比西气东输的管道还长

吕布面临的局势是咋样的?三国前是两汉相对平和的四百年,和平久了长得像人的兽就比较多,还结成团伙。东汉是百年的王朝,千年的大族两汉前就有很多大族,汉长期相对稳定,大族变得更多了,陈寿写三国,一说家世,二说才能。很多人一开头是西汉哪个名臣之后,东汉哪个太尉司徒之后,皇家有宦官外戚,朝堂有世家大族,民间有豪强地主,有些人土地多的连自己都记不住,能养起几千人吃穿,有人富的明着犯罪都不用躲风头。大族在朝堂互相推荐,地主在民间互相兼并。东汉末年的仕途,看得一是家世,二是名声,三是颜值,没准第五才是才能。所以曹操在当时的正向意义很大,袁绍就占了颜值高的光,东汉末年真到了该社会洗牌的时候了。

有吕布啥事啊,要不是他武艺杰出,牌桌上不会有他,他连陪跑的资格本就没有,因为武力高他才能在省里上班,因为武力高,董卓盯上他,王允盯上他。董卓死后,他在长安是坐不住的,大族朝臣谁买他账啊,要家世没家世,要名声名声毁了,文官看不上他,武将恨他,打了一架,他成了流浪军。袁绍要杀他,袁术讨厌他,没人疼爱,陈宫盯上了他,后来跟曹操打了三个月军粮尽了,虎落平阳被犬欺连一个县里的李进他都打不赢,而后跑到徐州,又被曹操袁术盯上。说好听点驰骋中原,不好听点一个打手

曹操给官打袁术,袁术给粮打刘备,曹操有政治,刘备有人望,袁术有兵马,吕布陷入了代理人战争一个在兖州饿得死去活来的集团,没办法,他需要那些官位粮草,曹操有饭吃时,眼光看得长远,逼急了也得看眼前利益,就像很多人需要窝窝头不需要长远机会一样,你和一些人说AI是风口,新能源是未来有屁用,他吃了上顿下顿还要去赊账,哪能顾得了那么长远。

吕布一生无一例外是被人摆布,困兽之斗。他对朝堂有功,对袁家有恩,虽不是他的主观本心,也是客观存在。唯物史观喷他没问题,也可以说他世俗,牌桌上的下等人,心性上的普通人,品格上的差等人,个人史观也没问题,但还是应以唯物为主,否则易陷入唯心主义和虚无主义。然而最后最重要的还是以吕布为原型,创造了一个头戴束发紫金冠,身披西蜀红锦袍,手持方天,马踏中原的经典艺术形象,这种过程快乐更是读者喜闻乐见的。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