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的医疗软肋
巨头的医疗软肋
DiffDay截止2021年,一个略显“尴尬”的现象是,在辅助诊断用途医学影像AI的三类证审批上,有钱、有人、有资源的BAT颗粒无收。
对于医疗人工智能企业来说,三类证是最重要的入场券。而当前没有三类证的医疗AI公司,犹如怀有一身教学绝技,但没有在校内教学资格的老师。纵使本事不小,也上不了台面,更赚不了钱。
新冠之前,是中国互联网狂飙突进的十几年,改造重塑了不少行业,也有些行业始终不接受深刻指导。举例从没立起来一个母婴垂直电商巨头,医院除了挂号,多一点手机App看诊断报告之外,也是互联网化外之地,说明总有些领域有其特有的特质及禀赋,势必不能粗线条等同看之。
本文主题是"医疗信息化整合-AI化"历史撞墙,管中窥豹瞅瞅曾经失败的过往和各路神通,原文是一个<巨头的医疗软肋5问>系列,很长,摘录少许组织如下:
供给侧
矛盾的心理:大三甲生意难做,民营机构故事又不够动人,无法帮立人设。
铁锤人的狂躁
互联网一两年时间就要出成果的打法,在医疗行业连水花都打不出来,对一个巨头内部团队来说,按时间来兑现成果,是很残酷的一件事。
投入产出
B端软件要看人均投入和产出,一般B端软件传统人均投入30w,人均产出40-50w。但现在B端公司,招了互联网人员,算法人员,人均投入50w-60w,但人均产出都不能double,行业级软件不会因为产研投入贵,就有强溢价权。
医疗AI的商业化充满了定制化,人力成本高企的情况下,盈利非常困难。
模式碰墙
交付轻的医疗信息化软件商业模式不成立,没有一家企业在这个领域靠卖工具上市,客单价高,交付重的产品(如大数据)才是好底牌。远程问诊已交学费,基本全挂,奇点未到。移动支付甚至还倒贴一些成本(来自帮接口开发)。
医疗行业重渠道,重生态,重用户习惯,科室主任的个人主观因素,对医疗AI有决定性的生杀大权。应当从某一刻开始,从研发主导切换成合规主导。【大厂赛马机制及人员高流动,让信息科主任需要与不断更换的团队进行磨合】
创业的文化冲突
任何创业领域都是帮派,文化冲突大于业务冲突。消费互联网可以没有文化,靠业务驱动,团队不需要特别强的文化共识,只要业务告诉增长,也能往前走。可中国商业模式创新已偏红利尾声。
文化冲突其实非常难办,比如说医学背景往往就是体系内的人、技术背景往往是互联网人、产品有可能是B端HIT(医疗信息化,民营背景)、商务又是药械外企背景的。他们彼此吃饭的口味都说不到一起去。
利益冲撞
医疗行业的山头,利益群复杂程度要比教育体系更多,比如运营商就绕不开。运营商内部有KA,部分与医院合作一签就是三五年,强在本地服务网络,BAT就只能通过一个核心来辐射区域业务,人力体量与运营商没法比,与客户的日常沟通也没运营商多,慢慢出现一种现象,承接城市级的云,将医疗作为其中一个部分,间接获得一部分数据,核心还在运营商管控下的城市级云中。
需求侧
云,伪需求
有些企业更关注云服务中的弹性元素,如电商,但还有一些相对静态的企业,对云服务的使用需求较为稳定,维持核心业务系统稳定,高效,数据安全和可用性更加重要(医院就属于这后一批)
极少有高并发,一般不需要大算力,即便是医院规不断增大,医院信息中心进行有序的扩容也能满足要求,对云的需求甚至只是网站托管。
云服务出现故障,大公司部门林立,沟通流程很长,医院等不起,除了医疗事故谁来负责?数据上云之后,医院心理上就成为被动的一方,感觉被人拿住了七寸,上云之后,云厂商就从水厂电厂,变成了水老虎,电老虎。
上云之后很多开销,是花在传输线路上,共享式带宽,上传和下载速度不对等,仓促上云,很多项目细节没协调好就仓促上马,效果不佳结果易不欢而散(如单体架构换微服务没改造充分)
定制化
IBM Watson与德州大学医院做的私有化方案时,发现与HIS深度整合的构想实现难度极高,很多院内数据完全不可用,互联互通困难。
瞄向重做一套全新的HIS系统的方向,重做HIS那也不是一点点成本能包住的。
整个合作关系中,强势方还是甲方医院,作为吞金兽的院方,原来的HIS系统碎片化,本就是各院方刻意的成果。重做,除非来自上方的力量压力,否则是不可能的。
各路角儿
三甲
医院上云的核心顾虑在于数据安全,要数据安全,一个有效措施就是管控数据流动。上云对管控数据流动带来很大挑战,就算加了堡垒机日志审计,但终究失去了对数据的管控;拉了专线面对链路故障,灾害协作时间也是不太可控。
三甲医院必须要满足等保体系要求,机房面积,空调,UPS等,很多硬性规定,一开始就注定三甲医院会被“困在”机房里。从三甲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来看,面向患者端的业务(移动支付,挂号等)可考虑上云,面向院内业务的上云动力不强。
民营
民营企业处境则完全不同,很乐意有上云需求,还爱数字营销。
医生
利益无法忽视,只要治疗方案没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医生就很难被挑战治疗的合理性。一些医生和药企有利益关联,医生的治疗理念难推翻,哪怕AI-watson说自己只是增强智能,不是人工智能(虽然翻译过来都叫AI),不仅是原来的IBM的watson,和现今的AI,没结构,只能说是见过很多数据,概率的结果,在临床上会有意义困境
结构是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没推理就没有智能,没结构就没推理
对于AI,医生持接纳、观望、鄙视三种心态
- 顶级医生在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上,放眼国际都有话语权,会“屈尊”接受AI指导?各路大佬一点不会给科技巨头好脸色
- 能力弱的医生是另一种害怕被替代的心理,行动上必是碰到负面必放大转发
用户
中国患者更愿意为手术和药品买单,认为出方案应是免费的。中国的医院更在意收入和患者数量,不太愿意提升治疗规范性,这都导致原类似watson这种AI产品找合适的付费方产生困难。
结语
现在AI技术重新爆发上路,在诊病方面必会有长足进步,挑战在于高质量数据,希望早日攻下这块难啃的骨头,或许寄希望先从国外突破更现实点。
参考
- 1.雷锋网,巨头的医疗软肋-五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