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桶跑路Civil Engineering
提桶跑路Civil Engineering
DiffDay工地是真的苦
提到工地的苦,大多都口出粗鄙之语。
一些早已离开工地多年的人,都会发生过半夜被噩梦惊醒的事情。有的是梦见用的钢筋标号搞错了;有的梦见自己掉进了深基坑;有的梦见陷在水泥里四周一个人都没有;有人做梦自己建的铁路桥塌了,事故责任调查判了自己几年,醒来特意开车会去那个桥看一次。
工地是全方位的辛苦。
-
第一就是环境太差,铁皮工程房就是工程人员办公休息二合一的地方,保证你冬冷夏热,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来都掉渣。
-
吃得也差,他们的厨子是没考上新东方烹饪学校出来报复社会的。提桶跑路回来转身给工友卖盒饭,发现比干工地挣得多。
工地的偏远就不用说了,除了少量拆迁改造,地铁,大部分工地肯定都不在市区,例如修路修桥肯定是在没路没桥的地方,加上工作忙,工地上人出门也少,很多时候变得比山里农民还闭塞。地理位置偏僻,很多时候无处可去,所以工作时间非常的长,工地人对抱怨996持轻蔑态度,606算不了什么大事。
除了工地上的那群劳动者,方圆二十里甚至都没有灵长类生命出现。
开车去县城就要两小时,见到超过20个人都会很激动。
大城市大学毕业生参加铁路工程局工作2年后对参加乡下赶集都非常高兴,会认真记录了自己吃早点的过程。
也有住快捷酒店不舍得走,实在不想回工地的。
工作量大价平
所有工程都有工期,而工期大多都紧到催命。工地上10个坑,只准备8个萝卜,那个萝卜闲了,就有坑等着你。
通宵打灰反人类
活儿虽机械枯燥,但并不好干,动不动就要被上头的人训斥。
颜值垮塌
晒黑,饮食不规律,烟酒一起来,颜值普遍会快速崩塌,稀碎可能更准。
伤病风险与积劳成疾
工地的风险小到踩钉子打破伤风,大到掉进水泥搅拌机里,各种安全事故每天都大小发生,没有不受伤的。夏天干活一天能喝10升水,休息的时候一点尿都没。职业病难免会积累下来。早年在工地累的是腰腿膝盖,当了领导又喝废了。
耽误婚恋
男性占比99%,终身大事很容易耽误。有了老婆孩子也是常年的两地分居,一年见不了几次,工地三宝:台风,停电,来美女。发生一件,就值得加菜庆祝,三件同时发生,那地球基本保不住了。
留人难
随着发达地区基建越来越少,工地越来越偏僻,想回家越来越难,出国甚至2,3年才能回家一次。除了收入增长停滞,更要命的是升级难。
收入不振
先说收入,苦是一直如此,设施不完善,工期紧,任务重,总体还是一直在改善。工地到底是个临时设施,位置又偏僻,即使欧美发达国家施工的地方,大多也非常简陋。
说的直白一点,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收入,工资加个0,今天就不可能剩下一点工作干不完。21世纪初期,工地人收入并不低,但近十年,收入没什么变化,产业链上都一样,包括设计院的人。主要是时代不再是大发展大基建的时代了。
十年前一个经理能拿到20w,收入远超社会平均水平,能在城市买车买房,虽然买上住不了几天,对吃的苦到底有个交代,比起金融IT都不差的,房地产的崛起,大学土木录取分还是很高,但20年收入没涨多少,工作场景谁比谁流泪。
在2008~2012年那几年,伴随着房地产的景气,土木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那时做这行就像在淘金,只要跳进去就极大可能赚钱。
算上面的困难和时薪的话低的离谱,收入增加也有限,前几年相当于白干,和热门专业的同学比,就是入错行的代表。年轻的想着提桶跑路,年老的就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极力避免自己孩子再学这个。
新人入职培训吃的好住得好,直到把你送到工地前,你都觉得自己是找对工作了,甚至有的为了留住新人,项目经理前两个月都让新人在室内弄资料,直到你不能再以应届生应聘工作了,才会以小伙子老坐着不好,我给你介绍一下现场的情况为名,带你去干活了。
晋升困难
985毕业生到了工地打灰拉线干起,学的东西用不上,干到总工和项目经理级别才用得上。当年中专毕业的项目经理干的也好好的,自己学的到底有多少用心里还真没底,哪怕是设计院,绝大多数工程都是普通工程,使用现今的制图软件,大量原本需要很多计算的工作,都自动完成了。不能说知识没用,在工地上使用的知识和学到的知识差异太大了,除了考证书上的东西,作用很有限。
大基建时代,发展快的要命,到处缺技术人员,一个大项目坐下来就能升级一次,小项目做个两次也能升级,让你赶快带队出去独当一面,那时候三年做到总工,五年做到项目经理,虽说有点夸张,但5总7项(5年总工7年项目经理)是非常可能的,就像海底捞刚开始的时候加入的早,开新店员工就可能成为店长。
内卷
这些年虽然工程建设技术变化很大,但具体工作流程没多少进步,甚至因为高技术手段,很多工作技术含量更低了,大多数工程只要看得懂图纸,按照上面写的按部就班干,不违反规程不偷工减料,都不会出什么问题的,行业早年的快速发展造成现在严重的僧多粥少,也就是内卷,以至于工程单位最重要的工作,一个是找活干,一个是结工程款。
也就是干工程你在这两个领域干得好,基本上爽的要死,且现在有工程资质的公司太多了,都想尽办法压价,毕竟这么多人闲着也有成本,不但压价还垫资,结款没有不扯皮了。喊哑了嗓,拍烂了桌,喝坏了胃和肝,最后还被扣着尾款.
供给与变化
每年毕业相关专业学生太多,20年前全国大学只有100多个学校开了建筑土木专业,现在已经有5,600家了,还有师范学校,也开建筑系的,一窝蜂的上马使得大量不管合不合格的毕业生都进入这一行了,搞得最后企业除了大学生好招,什么人都不好招了。
毕业后,大部门学土木的都会选择进施工单位,也就是下工地干活儿。
提桶跑路视频,就是土木学子考验加油站,考公加油站。进工地一个月后,提桶跑路的土木毕业生数不胜数,有的回家备考公务员,有的则去互联网公司做了运营。
一年下来,同学打卡了三亚的凤凰岛、长沙的太平街,以及成都的宽窄巷子。同学打卡的都是热门景点,人头攒动。
而土木人则打卡了距离廊坊市区60公里的楼盘、兰州新区刚刚兴建的厂房,以及广西北部山区里的隧道,在电视上就看过有大工程在一个地方作业10年。不是家里苦在时代趋势下真难以坚持。
现今土木的分数已经降下来了,清华大学土木已经在提前批和贫困批招生,强制规定提前批不能转专业。领导对于新人表示理解,一旦有提桶思想,一般是先画饼,不行就放假,再不行就承诺转你去轻松岗位,虽说都是空话,但是据说这是工地人最能感受自己价值的时刻。前二十年,在整个行业积累了大量骨干,这些人短时间都不会退休了,这保证了后十几年中国工程建设实力依然不会有多少下降,出海算是一条路,但消化过剩生产力。
总结
土木人自称牛马,虽是调侃,真的有现实写照,中国速度,基建狂魔,基础是大量在工地工作的人,内卷成这样严重已经影响行业的发展。比海员还惨,海员能积累休假歇一段时间,也是土木人期待的改变。
还有希望吗,行业是不会消失的,年轻人都不来干工地,这一行才有希望。
为什么写下这么一篇文章,有同窗本科土木改靠英语研究生改行,现在大团队也有南京大学学土木跑去外国读研计算机,面试中也碰到过土木自行改行做码农的,小时候听及长辈言传土木工程好,这种观点冲撞通过这篇形象的小文予以回应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