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滑落与小镇做题家

小镇做题家

中产的滑落

挤公交效应

举个挤公交的例子,车下的你往上挤,意愿非常强烈,车上的人呢,他们才不管你赶时间或有多急的事,几乎都不希望你上去。你对那些毫无同理心的人厌恶至极,可一旦你上去了,马上翻转。

这种人性丑陋的心理作用机制与现象,无处不在。在较低精英层与中产层中,往往体现在以团体共进退的模式形成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壮观社会现象。最高层精英似乎更加围绕“血统”达成繁荣,巩固与传承。而平民百姓往往以单打独斗的方式进行,效能很低。

精英阶层最希望社会场景应通过规则制定与掌控,控制通道流量,也不希望关闭这一通道(关闭对谁都不利)。现在挤公交效应非常严重,精英也早就在考虑和安排规则的事情。奶头乐也是安排的一个环节。

至于规则,所有人一视同仁的那叫规则;只约束一帮人不约束另一帮的,那叫剥削。比如要求私德高尚,私德就像螃蟹的钳子一样,是让螃蟹们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捕蟹人就在旁边看着,这个阶层的缺德在那个阶层叫能力。

精英有座城堡,中产只是外城

管钱管天下门派最重要,拿到现在就是家庭和圈子。

精英阶层在历史上名头多变,不管你管他们叫什么豪强,士族,门阀,权贵集团,当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时候,首先是一座城堡,第一功能是防止别人再进来,所以先进来的人会不断增加城墙的高度,避免再进人摊薄自己的特权和福利,不过砌墙的行为会被包装下,使普通人很难分辨。

今天精英阶层一项杀手锏在于会为子女预留很多止损线,其后代人生是被设置了下限的,上不封顶,这就是这群人开挂的地方,何况精英阶层还会以相互之间彼此关照对方子女的方式强化这种机制,这早已是城堡里的潜规则。与这些招数比起来,那些所谓的增长视野,减少摸索的好处都只能算毛毛雨。

主流意识形态现在开始鼓吹中产阶级的崛起,但中产本质是精英阶级的随从,是经营分配酬劳体系里的一环,若精英是躲在城堡里,那么中产就是拱卫城堡的一圈外城,依附于城堡,但又优越于外层的乡野,中产作为城堡的外城也有自己的城墙,中产外城墙是学历,而城堡的内城墙是血缘,这是最核心的区别,越上层的人越爱用血缘来区分人,中产阶级的城墙比起城堡要矮的多,防御薄弱,所以时不时就有人可以翻进来,中产与底层间的流通也相对顺畅的多,通过几十年个人奋斗到中产的人,很容易得出个人奋斗能改变阶层的结论,等下一代接着向上时却发现上面的游戏规则完全不一样。

中产依旧是靠出卖脑力和劳动时间来吃饭,从来没有真正掌握过生产资料,中产这个群体内心非常脆弱和焦虑。人最大的痛苦还不是得不到,而是得到以后再失去,中产一方面受到资产阶级的压制,很难真正的实现阶层跨越,一方面又受到底层劳动者的仇视,一不留神就会阶层滑落,所以他们特别舍得在教育上花钱,妄图向上层靠拢,也特别喜欢买一堆性价比极低的奢侈品,妄图和底层劳动者划清界限。

而真正的富人,反倒不怎么重视应试教育,他们的子女根本不需要参与社会竞争,真正的富人也反倒不太注重穿戴,他们早已无需通过衣着来彰显自己的身份。有产者技能60分晃荡,认知却得是满分。雇佣最聪明的大脑,买别人的时间创造自己的财富。只有普通人才纠结在意标签。

什么爱情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什么人生当有别,一墅见高下;什么你来我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几乎一切的消费主义,鸡娃主义,庞氏骗局等等,无一例外都是针对中产定制的。历史上每逢金融危机来临,受伤最重的往往就是中产,因为他们最害怕自己手里的现金贬值,最喜欢用全部身家外加数倍杠杆买入泡沫资产

每一轮金融泡沫的破灭都会让无数中产一夜之间沦为赤贫,然而又有谁会在乎呢,这本就是中产的宿命,这本就是历史的轮回,他们每一次的滑落,都会给底层注入新的活力和高素质人才,崛起则给国家带来新一轮增长和飞跃。这就是培育中产收割中产的过程。穷人没钱可割,富人有办法规避。中产这个词本身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伪概念,产就是生产资料,中产的手里有过生产资料吗?

精英阶层的阶层内差距也非常大,就如跟盖茨和小扎这等超级富豪比一样,0.1%的富豪也跌至底层。他们内部也存在巨大的对权力,资本支配的差异,就像太阳系与银河系一样。

错误的经验

绝大部分的中产只是赶上了好时代,凭借自己的职工身份,城镇户口和高考成绩就能享受时代快速增长的红利,既没有富人的认知和资源,也没有穷人的野心,却有不错的生活水准,如何必然会滑落呢?

因为中产阶级家庭,是对社会运行规律的误解最为严重的人群,他们所有的成果都是特定的产物,比如几十年前国企招工的时候他们正好是城镇户口,刚分完房子就赶上快速的城镇化,房价大涨。工作的时候,中国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处于爆炸性增长的阶段,只要不缺胳膊少腿,就算是论资排辈,都能有不错的上升机会,恰恰是这些躺赢的经验,让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把这种理所当然传递给子女,让他们乖乖读书老实工作结婚买房熬年头。

当下的中国社会已发生巨变,房产无脑上涨的时代已结束,子女面临的是空前的竞争和变化,沿袭老路只会更加迷茫。

教育的差别

有人讲教育有三个层次:

  1.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叫平民教育
  2. 做什么赚钱,做什么不赚钱,这叫精英教育
  3. 什么能抢,什么不能抢,这叫贵族教育

文化也有两种,精英文化和洗脑文化在看不到角落有一群更聪明的人控制着我们,控制的工具不再是旧有的刀枪,是文化,是制度,是风俗,是习惯

草根/中产的孩子在做好自己方面投入过多,学习工作非常努力、能力优秀,但在如何与别人建立连接方面重视不够,不知如何在人群中升级,最后沦为工具。没有前人搭桥,认知都需要一个人用青春教训去积累,最宝贵的时间流逝了,机会也随之减少。

穷人能给孩子的教育,基本都属于做人的大道理,但缺乏处世做事的能力教育。有多少人家里教过他说话方式和言辞把控,甚至是说话声调和气势?教过他怎么控制和释放自己的表达欲和表现欲?教过他如何与小人相处,如何与领导相处,如何与坏人相处?教过他如何谋取自己的利益?这些看似是做人的教育,实际都是对抗风险和谋取利益的手段。谋事谋利能力,就是穷人家庭最缺的知识,而不是盯着试错成本这种大能力大目标不放。还有一点穷人缺关系,更是不会结交和维护上层关系,毕竟这个社会说到底是人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绝对实力。

消灭中产有4个手段

  1. 加税,富人避税手段较多,容易加不到他们头上, 加太狠且能润,所以欧洲中产总上街。毕竟富人跑了财政不够用了,只能向中产要,中产税更重了。
  2. 通货膨胀,也不能太多,不会搞货币崩塌社会立即崩盘那套。
  3. 给你暴富机会让你掉坑,旧时的科举也相当于一个暴富机会,一万个里考一个,失败只能怪你自己,毕竟有人成功了。
  4. 金融危机,例子太多,从住别墅到睡大街。给中产(有技能的无产)动力以刺激斗志,推动改善生活的欲望的形成。

中产的欲望

阶层跳跃和财富保值是中产的两大欲望,在能力足够的前提下都喜欢折腾,财富保值是确保家庭阶层不下滑的底线,阶层跳跃是确定家庭代代传承的关键。

在经济的上行期,实现财富保值甚至增值的方法简单而粗暴,上杠杆,或者说上杠杆买房,2017年之前,所有按此方法操作的中产阶层基本都达成了这个目标。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达成,唯一的原因是你买的不够多或者你买了鹤岗。

要实现阶层跳跃,唯一的途径就是创业和教育,因为只有创业才能真正获得优质资产,掌握生产资料,即使是在经济上行期,中产阶层去创业成功率也不高,原因也简单,因为绝大多数从事的行业技术门槛不够高,任何一个存在高利润的行业很容易被蜂拥而至的后来者给稀释掉利润,真正有技术门槛高利润的产业链太少了。

所以在中国,普通人在正常情况下爬到中产阶层已是极限,这还不够全面,应该是在经济的上行期,爬到中产已是极限;在经济的下行期,普通人要保住中产阶层的位置不变,也已是极限。

整个世界现在有进入经济下行期的大概率风险,我们也许是下行期表现最好的国家,但是也不可能逃过这个经济周期。在经济的上行期,大家最爱谈的词是双赢,因为大家做的是增量,只是强者吃的那一口一定要大一些,但在经济的下行期,大家心照不宣会谈一个词,内卷,因为大家做的是存量,没有双赢了,只有赢两次,强者吃完第一口,还得吃第二口。

内卷和内卷期的正确作为

我们上一个经济轮次先基于加入WTO的整个的经济系统,后基于移动互联网和金融管制的开放。14年是一个明确的分割线,之后中国内部也在做相对宽松的经济货币政策,房地产轮次的增长,这一整体轮次结束了。新的一轮不管是从新能源,还是从新基建,AI还没开始,青黄不接大家就觉得卷。

卷是阶段,对每一个普通人,通过内卷增加实力,新的一轮经济增长的时候,你能把这个能力迁移过去就是跳脱的储备底层能力含:影响力,领导力,文案写作能力,公众演讲能力,耐挫折能力,这些能力是能迁移到任何一个行业中的

在过程中我们的目的不是说我内卷要获得胜利,而是修炼这些能迁移的能力。还有一种是在内卷发生之前,你要坚持先卷自己,这叫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下行期的欲望克制

经济上行期,中产阶级的欲望是上升的阶梯,有欲望才敢上杠杆,上杠杆才有机会获得超额收益;但是在经济的下星期,中产阶层的欲望是悬崖边的毒蛇,随时准备将你拉下悬崖。中产阶层的欲望,在经济上行期越折腾越有;在经济的下行期越折腾越惨。别折腾,别轻易上杠杆,留足现金流。活下来的中产阶级越有可能在未来获得财富增值以及阶层跳跃的机会,这就是内卷的残酷真相。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能够供养的中产阶层也是有限的

股市收割机

中年男人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可在网上侃侃而谈,在出租车里指点江山,在火锅店里慷慨陈词,从国际形势到宏观经济,从地缘政治到行业趋势,虽然他们只是渊博,观点独到,可惜领导不懂用人,公司战略有问题,创业又是大环境不好,空有一身本领,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

35岁上有老下有小,体力也不如从前了,告别了理想,余生又很长,职业发展停滞,想涨工资又没本事,想创业又没资源,买彩票中奖概率太低,这时候股票出现了,没开始做就能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点点鼠标就能赚钱,改善家庭生活品质,给老婆多买一个包,给孩子报个培训班,多带家人出去旅行,提升家庭地位。虽然职场进不了阿里腾讯,但自己认知完全可以从这些公司股票中赚到钱,虽然没有巴菲特的资产,但我可以像巴菲特一样开始滚雪球啊。

看似很简单,不就是低买高卖嘛,自己对行业,对国际局势的深刻理解也能用得上。以上这些对中年男人的吸引力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股市投资虽不如赌博,赌博概率50%左右,股市概率不到10%,但股市有个正经的名号,叫职业投资者。

关起门来研究各种K线,国际局势,美联储加息,好像在努力勤劳致富,给了亲朋好友自己正在奔向财富自由的路上,且充满了正能量的自我感动。我一直在奋斗,有希望发财,就有希望吊打那些看不起我的亲戚同事。虽绝大多数人和赌徒没区别,对中年男人最有吸引力的是股市中一时半会证明不了自己没本事,亏钱了那叫浮亏,不是真正的亏损,还可以把巴菲特持有股票几十年不动,获得巨额收益的例子搬出来,证明亏损只是暂时的,以后可以赚回来,虽然整体亏了一半,但有一只股票赚了不少,可以一直拿出来说事,就这样,中年男人的继续在不断的抄底中一点点被消耗,被收割。

资本的真相

总有人要在甲板之下

所有的资本家要尽一切的可能设计各种游戏避免普通人完成原始积累,因为一旦完成,你就不愿意当螺丝钉了,不愿意当工具人了,你也想坐在头等舱思考人生,思考诗和远方,但头等舱是坐不了那么多人的。

要是人人都轻松赚钱,谁来建设社会主义?

人生的悲欢很多就是关于船票的故事,关于升舱的故事,这条路上诞生了很多伟大的文学作品。

一条船(国家/体制)的活力就是补票的机会多不多!

中产子女如何突围?

田忌赛马

避开和马二代正面冲击,在需要依靠金钱财力厮杀的领域,就回避。如用好看的妞,玩漂亮的车,喝昂贵的酒,避开这些,马二代的弱点是耐不住寂寞,不愿意静下心来,磨剑十年

不和金凤凰死磕,金凤凰虽然穷但好斗,超级努力,虽然很难全方面避开他们。但因为要原始积累,所以金凤凰非常注重短期利益,急啊

这样突围路径就清楚了

  • 35岁前不怎么赚钱,秒死金凤凰
  • 需要5-8年的苦功夫,秒死马二代

面对父母很难容忍子女去做辛苦没面子的工作,较可行的路径有几个:学校老师,医生药师,有编制的大单位,律师会计师。这些工作的特点:需要10年以上的苦熬,中后期有机会大放异彩(上不封顶,下有保底),且需要一定人际关系的情商,父母一辈子的积累可以变现了。

更宏观的看阶层向上流动

城堡的这堵城墙依然是有缝隙的,当今的时代拥有比以往更多的工具实现阶级跃迁,但前提是你得具有以下三者中的一项,一是天赋,二是才华,三是美貌。

天赋

有天赋的人通常叫天才,本质是基因突变,按人口中的一定比例随机生成,出现地域和时间无法控制和预测,一旦出山就光芒万丈,再保守的既得利益者也不得不考虑将这些天生异能者收编进城堡之内。有天赋者万中无一,上升难度最易。

才华

二是才华,一般也叫能人,才华和天赋的区别在于,才华不是随机出现的,而是刻意培养的成果,这往往是平民阶层举数代人之力打造的特优产品,功能和特点都是为统治阶层精心定制的,用着绝对顺手包你称心满意,统治阶级看到居然有人这么有心,往往心生感激,愿意接纳其成为自己一员,有才华这千里挑一,上升较易。

美貌

美貌就不用多解释了,占人口比例大概1%左右,可被上层阶级拿来直接当装饰品或者改善基因用,因数量最多,上升的难度要比前者高好几个数量级。

壁垒升高

以上三大要素占一个,就有实现阶级跨越的可能,勤奋并不能使人上升到精英序列,勤奋只有在和天赋才华美貌相结合的时候才能发挥助攻作用,单凭勤奋只能保证你上升到底层阶级里的上层

三大能力之所以得到精英阶层的承认,是因为这三样东西放在任何群体内都是稀缺资源。

稀缺资源被优化配置的效率在当今的时代是极速上升,怀才不遇的牛人,小村小镇的美女在未来将越来约难以埋没,随时随地都会被挖掘出来并往城堡输送,过去因为于外界交流不多,娶到自己村里的大美女这种捡漏的好事以后会越来越不他可能。城堡的顶层对于这种受管控的上升通道也乐见其成,他们需要定期小规模换血的方式来弥补自身后代里出现废人的概率损耗,也需要通过引入外来跃迁者的机制来时不时敲打城堡内的对手,甚至不惜打开向下掉落的通道,来警示城堡内的食物链下游。天赋才华美貌其门槛也在不断提高,也是城堡里的人加高壁垒的露骨表现

错觉

平民中的天资平庸者,尽管生活水平会随着技术进步持续上升,但相对的社会位阶却很难变化,很多人会把生活水平绝对值的提升当成自己在人群中相对地位的提升。今天一个普通人拥有的东西,500年前的皇帝会用半壁江山来换,就是典型的在故意混淆绝对值和相对值的概念,今天的小白领在全人口序列中所处的位置看,也就相当于他爷爷辈的一个普通庄稼汉,或者他父辈里一个厂里的工人,看似生活水平极大改善,实际阶层位置分毫未动,这就是被精心设计出来的幻觉,可预见的是,这一两代有生之年,只要社会大致稳定,技术持续进步,社会财富不断增加,这套精英系统便能完美的持续运转。

谷爱凌给大家的启示

注重颜值

长相虽然是天生的,但是这不代表颜值无法靠后天培养。给孩子充分的户外运动时间能保持视力不近视,从小注重营养均衡肉蛋奶尤其是蛋白质的摄入有利于青春期的发育和身高,关注孩子的牙齿发育是否需要正畸,这些事情并不需要花很多钱,但很多父母就是会忽视,导致孩子颜值输在起跑线上,在可见的未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颜值都是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家庭教育

其次,培养高学历子女,家庭教育在这方面密不可分,谷的家庭为孩子提供最合适的教育资源,这点就领先很多对教育一窍不通只会盲目抨击中美教育的家长太多,还要清楚名校录取规则,万里挑一的规则非精英不录取,相较于常规的内卷考分,谷选择了相对小众的途径:成为某个体育项目的精英运动员,以体育特长的身份入学。

运动天赋

再者,关注孩子的运动天赋,中国家长很少有真心培养孩子体育特长的,因为国内家长很喜欢带孩子学一些华而不实的项目,什么弹钢琴啦这种(只能胜出在年会上)。国外的中产和上流,都最重视体育,足球,篮球,高尔夫,拳击网球等。

体育对于青少年培养最的意义有两个

  • 良好的身体素质,比如说足球,世界第一运动。足球能很大程度的培养孩子的敏捷性,灵活性,爆发力。网球,世界商业化排名前三的运动,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移动能力,平衡感。拳击就更不用说了,对于提高耐力,抗击打能力,爆发力,速度都非常有用。

  • 另一个很重要的点,良好的心理素质。华尔街金融机构很喜欢招大学里杰出运动员,比如橄榄球四分卫,理由也简单,专业知识是可以学的,但四分卫这种冷静的判断能力,优秀的身体素质,强大的头脑思考面对危机时的抗压能力,这些玩意儿时公司无论如何都培养不出来的

    玩体育的孩子心理素质普遍比较好,因为玩体育经常要面对的就是接受失败,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出所谓的耐挫力,除了失败,体育也会培养所谓的竞争意识,即便水平不及对方,也不能轻易放弃,认输在很多项目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我们富起来的时间太短,对体育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颜值,学历,运动这三者缺一不可。这个时代对于优秀的评判标准会越来越多元化,走自己的路不要去内卷,可能是最佳的建议

行业岗位

2000年到2010年间,体力劳动者不缺了,技术人员也饱和了,到处都是求职的普通人,公务员的铁饭碗和隐性福利又成了优势。2010-2020年间,毕业生最期望进入的行业分别是金融,IT,政府。

金融行业的高薪水来源于国家政策福利,货币从央行流向各行各业,经过的第一道手,就是金融行业,十年周期就是人才的培养周期。下一个十年可能是5G时代,甚至拯救煤炭这样的夕阳产业。谁能预测30-40年后的自己在干嘛呢,能做的,只是把时间拆分开来,并做好当下的事情。

个体职业生涯阶段

第一阶段,韬光养晦+强势开局。第一个时间要花时间为前方的漫长道路挖掘和装备自己,学习曲线比职位职称更为重要。

第二阶段,聚焦长版+持续输出。30-40区间,首先目标是寻找自己的甜区,想方设法平稳地走在那条收获最大的职场路径上,专注于自己的长板。

第三阶段,优化长尾+可持续发展。40岁之后,已经积累了足够的信用,这时最重要的就是整合资源,让你的体系内的人都受益,让人,钱,事有效运转起来,自发形成一条可持续的职业道路。

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也不那么重要。有很多人第一份工作和自己的事业大相径庭,有多少资源,就去做多少事情。既要专注于手里的六便士,还要记得抬头望望天上的月亮,做长远的规划,也要从当下最平凡的现在出发。

小镇做题家

小镇做题家形容出身小城,擅长应试,进而通过高考跻身知名大学,可在此之后,不少人却发现人生的走向越来不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一般用来描述高分低能那批人,或者分数很高却越混越挫的人。

背景的局限

不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不懂人性

穷人家的孩子,都是体力阶层,没见过资源交互,利益互享来挣钱。底色还是懦弱、本分,常为情感面子所累,为传统道义所束缚。想当然地认为这个世界是按照课堂上教给你的政治正确,非黑即白的逻辑来生活,而不知道潜规则,灰色地带。中国就是一个大贾府,以前和未来还是。

当你好不容易懂了,蹉跎到四十,没了机会。一个成熟的人,一个可以轻松驾驭周围所有人关系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知道自己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想清楚这个点,一起关系就顺畅了,包括你的父母你的配偶。

下一代总是对弯路上的风景更好奇,非得把他爹吃过的亏再吃一遍,而且津津有味。两代人的话不投机,那些好奇的事情,一半没法讲,一半没水平讲。

原生家庭带给他们太多的狭隘,自卑,呆板,低情商。以至于这些低情商木讷想法,混沌无知的性格贯穿整个前半生,为了盲目努力的唯一信条,不懂社会运行的规则,不懂人情世故的重要,不懂利益交换的逻辑,不懂人性的狡诈多变,更不懂万物的周期规律。误打误撞半生,弄得满身疲惫,偶开眼界,青春早已不在,岁月也早已蹉跎,社会的本质就是丛林世界,人际交往的筹码就是你的价值,价值是别人定的,但价值的提升是你可以改变的。要想获得财富必须建立资产,你最重要的资产是投资自己,让自己更值钱,才能赚到钱。光靠机械的努力是无法改变命运的,比埋头努力更重要的是选对赛道。

能力的关键伴生因素

能力这事是流动的,若玩游戏你就明白,出生点位就决定了后续很多的发展方向和风格。看历史也有这种感觉。资源禀赋,交通情况,粮食产能等,这些因素,直接决定后续你应该怎么发展,人亦如此,出生家庭影响后续发展,每个人一生中有好几次重新选择点位,差不多背景的人处于不同的位置,完全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相同的一个人,在小城市大城市完全是不一样的结果。在小城市去私企和去当公务员,也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位置对人的影响超过我们自己的想象(一个较好的描述概念是势能位)位置不仅影响前途,而且影响想法和观念,甚至生活态度也跟着变。我们常说的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一部分确实是富人们的观念厉害,还有一部分完全就是他成为富人后自觉地就那么思考。

环境塑造人

如果把人分为S:顶级高手,A:正常高手,B:普通人,C:脑子不正常的人。S级的人只要环境相对公平竞争,在哪都是牛人。绝大部分人属于A或B,而A或B是相互转换的,这两种人差距并不大,一个正常人被安排到一个高挑战高压力的环境中,不断地被指派舒适区之外的工作,持续几个月不明显,持续几年且能顶得住的话,一样会强悍到难以想象,有些人才智平庸却考上985,也是在高中阶段找对办法潜力爆发B变成A,相反一个人本来很牛逼,名校毕业后被安排去天天填表格打扫卫生,几年下来也只能算是个填表达人;大学英语8级却不怎么用,10年后肯定和个高中生差不多,初中毕业出国不混唐人街,十年英语水平肯定完爆8级高手,所以环境对人的塑造更持久更有决定性

说点扎心话

普通人往往在40岁左右才明白社会的真相,这时正是家庭的顶梁柱,各种压力山大。上层阶级在20岁左右就已经通透了,那是一种传承,几代人的智慧浇灌出来的。人最大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努力奋斗了半生,可能发现自己走的路是错的,几十年的努力抵不上一个正确的选择,最根本的还是自己的认知局限,及身边能影响自己的人的认知局限。

很多人说的看不到未来其实是看到了未来,因为不甘心所以不愿承认。在40岁某一天突然发现,生命中最好的事情都已经发生过了,剩下的只是重复和老区,让你鼻子一酸的从来不是谁给你说的感悟,而是你似曾相识的经历和久久憋在心里的委屈,是你想说却不能说的心酸

辛劳不等于获得财富,整个社会财富的流转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博弈的结果,而博弈的技能在各种信息不对称的释放和信息获取中谁处在信息食物链的顶端,从行业角度来看,获取信息量巨大的金融业,互联网业,政治始终在食物链中高于其它行业,比起其他行业,它们永远都能先闻到肉味,并且利用自身力量对其他行业造成信息不对称的隔阂。从人角度看,学历更高的人和拥有更多权力或技能的人,能在信息不对称中表现的更加精明强干,通俗点说,不太好蒙,且能通过自身力量对他人展出信息不对称能力。如医生说开刀5w,你绝对没有还价能力,病人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人,哪怕是个小商人,因为自己的能力和阶级地位,决定了他每天都要被讨价还价,财富就是在这样一场场博弈中逐渐积累和丧失的。

信息差永远存在,也是最快的赚钱方式之一,最典型的就是股市,信息差就是认知差距和认知时间差距。接触这个社会久了,会发现很多事情并非你想象的那样,你发现很多事情不公平,很多歪门邪道依然凑效,很多钻空子的人活得很好。但劝你千万别在自己改变不了的事情上耗费精力。你撞墙角了,你指着墙角一顿骂有什么用,有那功夫还不如去学学挖掘机,给他掘了就行了。

没人帮你,因为帮你没有任何回报和义务,学会将自己的苦难与他人的苦难绑在一起,将帮助你的利益摆上台面,他人自然就会来帮你了。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利益上的驱动,就别指望他人热心肠对待。推送人进步的是不知足,但恰恰人性最恶的也是不知足,总觉得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对得到的又不屑一顾。很多人成功于巨大的不满足,也失败于巨大的不满足,欲望可以让人振作,同样也可以将人吞噬

人际交往的规则的核心是一样的,是自我价值体现和趋利避害。工人抽烟喝酒一方面为了排遣干活的劳累,一方面是为了合群,吹牛是为了想显示和炫耀自己,在圈子里赢取尊重。研究派遣属于趋利,因为这样舒服;合群属于避害,打好关系和避免排挤,吹牛就是自我价值体现。高层次人群也是这点事,只不过形式换成了品茶,打高尔夫,欣赏艺术之类的。把人性吃透的人精,到什么层次都是交际花,平民子弟的逆袭之道,不仅要有专业技能等硬实力,更需熟谙社会规则,人性应用等软实力为跳板.

借力

北上深的天花板直插天际,大家没空窝里斗,每个人都活在极度焦虑中,就像每年都要高考一样,不断往出榨自己的潜力,自己单打独斗必然有上限,需要依赖别人提拔你,对你赋能。你也需要搭别人的快车。事实上我们一般说的环境,就是周围的各种人对你的影响,在脉脉上吐糟自己领导的员工,也不排除自己没领会到领导的真正能力,当然直属领导也可能就是去的早,不犯错就会有老领导护着。因为领导也需要多年追随自己的坚定支持者,越下层越是自由竞争,讲的是规则。越往上越是熟人社会,甚至王者荣耀顶级段位的人也互相认识,因为段位越高人越少,越容易变成熟人社会,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不只是同事和生意伙伴,更是多次博弈后衍生出来的熟人关系。

有点像你去办点什么事,要先预约,写申请,等审批,但若你的段位很高,对方领导跟你很熟,或想跟你很熟,可能这些事就都免掉了,直接把相关责任人推给你,一个礼拜的流程可能半个小时就解决了。

由小及大,可能别人要几年才能搞定的事情,在一些大佬那里也就分分钟的事情,只要他愿意出手。马太效应也是这样发挥效果的,你能力越强,帮你的人能力也越强,到最后是指数倍的强。

要破层先破圈

总的来说这个社会是个圈层结构,却一直没人说清楚到底怎么个圈层。每个人既在圈中,又在层中,有的圈是跨层的,有的圈上限却很低。

如果你不幸加入个倒霉的不断收缩下沉的圈,整体而言,你最好的结局也不会更好。

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圈层中,高考可以帮你破第一个层,但接下来的层却需要圈来破,圈又分为好几种,有的圈本身天花板就很低,它的上限都没法破层,更别说带着你破了。个人奋斗往往在这些圈层里才有意义,或者说这些圈层能放大你的努力,很多小镇做题家其实就是通过高考破了第一层,接下来怎么搞呢彻底懵逼了,如果你没有进入破层圈,上限也就定了,一辈子也就看到头了。太多的人知道自己的舒适区上升空间不大,想破局首先得思考破圈,但是因为舒适区问题,一直不敢去做,最想通过做题这种熟悉的操作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如果不懂破局先破圈,那最后也是耗子踩滚轮

闯关提升

高考这个游戏,跟参加工作后的游戏机制不大一样,高考呢更加单元化一些,只要凑齐那么几个装备,就可以打到一个大boss,拿到奖品,参加工作后,游戏的规则变得越来越古怪,甚至没有明确的关卡和boss,不可能像高中一样,通过看书这一个动作,就取得最后的胜利。你需要摊上相对上升的行业,赏识你的领导,不错的运气,领导还得自己有能力,毕竟他能爬上去后才能把你给带上去,而且你自己的能力还得很强,有足够的的积累,把这些都凑齐了,才能每隔一段时间闯一次关,如果凑不齐,甚至连闯关的机会都没有,不少人的痛苦就在这里,毕业后闯关的标准,似乎变得捉摸不定,莫名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当初远不如自己的人,已风生水起,自己还在原地。

爬得动的,基本这么几种

  1. 有意无意加入了一个牛逼的圈,通过这个圈进入了下一个圈
  2. 行业在暴涨,行业里的一部分人,也跟着上去了
  3. 运气特别好

小概率通道

也不排除有些人有特殊天赋,这些天赋不仅限于数理化,包括当主播,哗众取宠,讲段子。上班创业往上爬,发展会非常缓慢,慢慢才能成为富人或牛逼人,而那些具有哗众取宠特质的人可能就是短短一两年的事,这不是时代的悲哀,恰恰只是成熟社会的特点,成熟社会里娱乐性质的职业爆发会非常快,只是想发达的人多,真正发达的人少罢了。美国那边年轻人的普遍梦想,也不是去nasa当科学家,普遍希望去当歌星,橄榄球明星,这两样才是爆发最快的。

也有些人天赋一般,但对某件事充满独特的热爱,若有机会,这种人也能向上突破一次,热不热爱非常明显,就看不赚钱是否还能全身心投入,可以就是热爱.喜欢的这件事正好能在市场上找到买家,你也很可以飞黄腾达。但如爱下象棋这类找不到观众和买家的爱好就很难致富,因用户群太小,但如果你打游戏别人爱看,也可以称为月入百万的游戏主播。

成就自己

有的人给不了你钱,但可以为你卖命,给无能之辈一个可以鄙视他人的机会,他就会把命给你,就跟李逵给宋江卖命一样。

能让你成为少数人的事都是反人性的,然你赚钱的事一定是顺应大多数人本性的。我们渴望自由,却无一不在枷锁之中,最重要的是看透枷锁,打造新的枷锁。

大多数人想要的不是改变,而是一个理由/借口,让他们爽的理所当然,废物的天经地义。人是非常善于给自己洗脑的,80%的人不会承认自己不堪的一面。大众化的内容是一种束缚,为的就是让80%的人稳固在底层。

真正读懂人性的那段时光,注定是要独自修复自己,勇敢面对一切,没有快乐,好像也没有不快乐,更豁达的接受很多人和事,逐渐平和的内心让现在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达成和解,坚韧而又无畏的前行。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独善其身,在别人的世界里顺其自然,做一个永远打不败的自己

总结

大部分人可以对马云的成功平常心对待,但很少有人能对大学室友发家熟视无睹,小镇做题家的痛苦其实主要是他们曾经也是狼,只是后来因缘际会,进入了一个静态通道,向上爬不动,陷入了无助和痛苦。

每个人都是一步步走进了自己编织的困局,也要自己想办法走出来。面对不利处境,一反思就能明白,当初其实也有机会,只是当时被恐惧控制,选择了在舒适区待着,越选路越少。

小镇做题家的脑子基本没有差的,但是普遍偏保守,渴望稳定,渴望确定性,这种方式没啥错,只是你的目的是稳定和确定性,大概率会获得一个同等的结果。

解题中年危机

普通人过了35岁,开始步入“觉醒重塑阶段”,社会的历练使其重新认知了这个世界,祛魅后明白了这个世界并不是像我们被教育的那般运转,那些一直被我们追求的东西,即使没得到也不再有强烈的渴求,开始减配,做减法,开始体验孤独带来的快感,开始“自我”,每天都有不同的发现,认知,顿悟,接纳一切发生,顺其自然。

碰到问题最难立足的是老实孩子,没有家底,却有家教。法家锁喉,儒家插肋。你若是持善,唯有活成道家,平凡修身,顺应自然。若是弃善,那是另外一说,要么成枭雄要么成狂徒。

不全是钱的问题

常提的城市中年危机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不然你很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遇到中年危机后反而去做一些根本没有胜算的创业项目去翻盘,这可以叫做失业型创业。就是手里有些积蓄,被裁员之后找不到工作只得创业,结果往往是赔了几万甚至上百万,被社会毒打之后老老实实去卖保险了。他陪的几十上百万用来养家,能坚持若干年呢,所以中年危机不全是钱的问题。

我们行走在这个社会上,需要三个标签

  • 身份标签,是雇佣你的那个企业所赋予你的标签,某大厂总监啦,副总裁啦。
  • 第二类叫能力标签,就你身上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那个能力,大部分职场打工人这个能力标签是很虚妄的,根本不硬,甚至脱离了公司那套螺丝钉系统,根本就不能独立闭环赚到钱。
  • 第三个标签是市场标签,通过产品链接到的资源和人脉的这个标签,很多人一旦失业之后,这些人脉资源立马翻脸不认人,因为人家看得是你公司,根本不是看的你这个人。

大部人职场打工人只有第一个标签,中年危机最大的问题就是一旦公司剥夺了你这个身份标签,你其实就是社会性身份死亡,商业社会追求的是价值交换,谁愿意和一个身份标签是中年下岗待业的人交换价值呢?很多人为了社交身份的复苏,他必须得去创业,必须重新给自己一个XX总的身份标签,攒了一辈子的积蓄应付创业其实根本坚持不了几天,于是得到的结果就是中年返贫。

不错的解法

  • 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公司拿不走你的身份标签

    • 例如你去写一本书,畅销书作者可以是一个不依靠公司的身份标签。

    • 可以做自媒体,百万粉丝播主,可能在自媒体圈并不算厉害,但它可能在长江商学院,清华五道口同学里就吸睛了,这可是比公司标签闪亮的多得多的身份标签,同学群里上市公司易得,百万大V难求,每次聚会只要是关于如何理解新媒体,如何理解新流量,如何建立创始人IP的话题,这样估计总能吸引一大群的上市公司同学向你请教

    • 还有一些讲师认证,可给你带来一些独立培训的业务,特别是金融机构券商这些,他们总想人找给他们去做培训,给他们那些理财师啊,投顾做财经IP培训。市面上财经博主很多,但有认证资格的不多。这些都是不依赖公司背景的。

  • 第二个是建立自己的能力闭环的标签。

  • 第三是建立公司拿不走的人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