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
DiffDay2024年9月13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被代议制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并对外公布。
欲念之火
财务自由,当代人的生命之光,欲念之火。实际上当代人的财务自由,本质就是拉皮条的神话。靠通过出租时间(上班)不可能暴富,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创造点真金白银的财富,更为艰难,想法子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腾挪到自个儿口袋里,就是实现财务自由的不二法门(财富积累的最快方式是财富转移而非财富创造)。
金额的认知
人均百万的迷失
越来越多的人对钱失去了认知,100w 算不算很多钱?以成都为例, 2020 年收入中位数不到 6w(2021 年达到 6.55w,月薪中位数 5458),100w 需要不吃不喝 17 年才能存到,如果一个月存 2 千,那么需要 50 年才能存到,即便号称人人收入过万的深圳(75%分位月入 1.13w,90 分位月薪 1.91w),收入中位数为 7235 ,上海 8600,北京 8100,二线城市中位数没有超过 5500 的,这也没什么可吃惊的,一线城市最大的群体就是产线工人,餐饮服务员,便利店超市员工,快递小哥等,更别说小城镇了。
按二线城市的基本衣食住行,2千能活,3千稍微轻松,4~5千不买房也算得上安逸,100w 够你花 33 年,差不多是大部分人一辈子的工作时间。你有 5w 存款已超过全国平均值了,10w 则排进中国前 20%,有些人看似有房有车,但一次性拿出十几、二十万 可能也真的困难,比起资产来说现金流更为重要。
把最高和最低的 10%去掉,深圳 80%的人年收入在 3.6w 到 39.4w之间
胡润报告
胡润财富家庭报告,一石激起千层浪。把财富分为 ¥600w,¥1000w,¥1 亿,$3000w几个档。拥有 ¥600w 资产的有 514w 个家庭,能掏出 ¥600w 用于投资的只有 185w 家庭,在¥1000w 净值家庭中,分别是企业主 52%,金领34%,职业股民 8%,不动产投资者 6%,这批千万富翁中不动产基本占到总身家一半左右。
但到了亿级富豪这个阶层,这个群体只有三类人,开公司的,炒股的,炒房的,没有金领这样的高级打工人了,也说明了你不可能通过出租时间(上班)暴富的,这个群体里房产占比就比较低了,不到 20%,更多是企业资产和证劵资产。
为何 ¥600w 是一个槛?按大额存单收益,2.5%,¥15w 足够负担普通家庭一年开支,有 ¥600w 资产已经是百里挑一了,更别说有 ¥600w 可投资的现金了。
换一种阶层算法,例如年息收入能到 30w,基本能保证你在一线城市过得还不错。如果年利率能到 5%,意味着你需要现金 存款 600w,所以你到底是要花 5w买个包,30w 买个车,接着忍受你不喜欢的工作,还是说尽量把这些钱都存下来。退不退休不一定,可以退而不休,选择余地特别大。
有钱人标准
按草根巴菲特安德鲁•哈勒姆(Andrew Hallam)的观点,一个“有钱人”(财务自由)至少应该满足如下两个标准:
1、可以选择不工作,而不必为了生计而担忧。
2、所持有的投资,可以保证终生都有两倍于本国中等收入家庭的收益。2020年,北上广深3口之家的平均家庭年收入为24-50万元,疫情后这几年这个数字应该没大变化。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投资年收益如果能持续超过50万,并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增长,就可以算一个有钱人。
在北上广深实现财务自由,实际的门槛并没有胡润《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报告里提到的1.3 亿那么高,只要满足三个条件即可实现财务自由:有社保(提前离职也可以继续缴纳社保),有一套还款完成的住房加一千万现金(一半人民币一半美元,即500万人民币和70万美元),即可在北上广深实现财务自由。有社保和住房保证了医疗和居住不会出现大问题,一千万现金保证日常生活不会出大问题,人民币的部分,可以投入稳健类的理财(债券、信托、优质股票或优质基金等),美元部分,可以购买优质美股(苹果、亚马逊、谷歌、微软、脸书等)或者指数基金(标普500指数基金或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等),假设收益率为7%,通货膨胀率为2%,每年生活支出控制在50万元以内,即可一直持续下去,每年消费现金÷(7%-2%)=实现财务自由所需要的最少现金量。每年的消费额度控制在50万元以内,这大概就可以算得上进入财务自由的门槛了[4]。
金钱和自由的认知
财务自由的本质
财务自由各路说法标准不一,但几乎都归结到拥有多少钱上,这种说法比较娱乐,从实质上讲货币这东西只是个中介物(一般等价物),它并不是财富,更不是财务。财务自由的本质是拥有多少合法占有他人财富的方法,并保持稳定。而不合法的都是掠夺[3]。
通过解构来理解,普通人就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两部分,工资性收入属于劳动人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让人们的使用价值期限越来越短,被辞退的年龄日渐年轻化。当财产性收入大于日常开销,在有限范围内想干点啥就干点啥,即财务自由。财务自由的关键在于财产性收入,说白了就是怎么剥削他人!坐享其成,躺着收财产的资息。从整个社会看,只有很小一部分人能实现财务自由,因为这部分人的自由需要其他人拼命劳动来承担。
开拓被动收入渠道,增厚资产
- 如果你在工作,就把工资收入的一部分存起来,养一只下金蛋的鹅,会为你带来持续的被动收入
- 或边工作边修筑一条持续赚钱的管道
- 或利用工作之余,挖一口属于你自己的井
财产的背后支撑逻辑就是层级划分。事实上作为普通人,无论你有多少钱,社会金字塔画条线,塔尖的人永远比你更有钱。因为钱的分配肯定倾斜于他们,或者说给他们印的钱。货币就是一个中介物,是金字塔运行中的一股股水流而已。水流再多也不会改变金字塔结构。所谓「自由就是用他人的时间换来的」,大家唯一能做的,是跟住水流积累财产,才能在阶层动态变化中逐步晋升。
货币不是财富,用钞票来衡量和计算不靠谱,那用什么呢? 抠到根上,最能衡量的就是底层的分工劳动时间。如帝都一套房的增值收入(含租金),等于某村里一个农民多少年的劳动收入。这俩值(增值收入和劳动收入)是一直在变化的,比值就是劳动时间。所谓自由就是用他人的时间换来的。
大家口头上的钱是你过去劳动力的集合,是你通过使用自己这个躯壳接受既定教育,完成技能培训,消耗时间生命换来的一般等价物。用这个一般等价物去交换其它生活必需品。有钱人用杠杆表面借的是钱,实际上借的是大家的劳动力,是大家存在银行的劳动剩余。最后用资本垄断资源,再把资源锚定一般等价物卖还给你,形成财富闭环。不能玩剥削的东西不叫财产!而剥削与劫掠就是富对穷。
举个例子,当看到新闻里讲“加强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时候,就要想到两点: 一是有些群体可能要凉了,这边加强了,那边肯定要有牺牲的。一套房财产性收入翻个几倍,涨出的部分相当于十八线工农干好几辈子赚的。本质就相当于成全一小撮人劫掠一大撮人的劳动,而实现了自身的自由。
资本时代的两个铁律:
- 下面不停干活,才能保证上面的财务自由
- 塔尖正在玩什么财产,钱肯定就流入到那
资本社会的核心就在于货币流动。富人跟着资产转,资产跟着泡沫转,泡沫跟着货币转,货币跟着信贷转,信贷跟着周期转,周期跟着经济形势转,调节形势跟着央行政策转,一定时段上各国银行跟着美联储转。
养殖供养
世界是个养殖场,就是农场主饲养小动物,跟农场主靠的紧日子就好过,更大概率能得到财务自由!普通人最好做法是跟最大的庄,这类庄的选择是「能带动就业的盘」,跟着喝汤。
在国际上这种“养殖”叫做国际协作分工,等神州国际化了,上面讲的十八线工农饱受掠夺的低端型劳动,也将扔给第三世界,而我们用财产性收入(金融)来买他们东西,实现我们的自由。老美就这么玩我们的,他们的幸福建立在我们的付出之上。我们也终将把老美玩的所有套路重演一遍,不管是对外还是对内。
无论是国际分工还是神州内部的社会金字塔运行,「养殖」模式是相通的,小动物的养殖模式探讨可看这一篇文章。现在的大城市圈放开户籍抢人,在抢劳动力和劳动力兜里钱的背后,是形成“分圈养殖”。
财务自由的对手盘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社会现在设计的本来就是你存不到钱,老美等国家也是一样的,社会稍微存款多一点,那房子就涨价一波吧。为什么,因为你存钱多了,谁去干活?总要有人去干活啊,你有数十年积蓄,你会去干活吗,都财富自由请问谁去做事!
普通人不要指望自己可以存很多钱,商家会想办法掏空你的口袋,最好你还欠银行一些钱,每年你可以还得起的,这样你一家人会疯狂的工作,会调动最多的劳动力。钱只不过是印出来的。
短缺经济时代,以产品为核心,好是真的好,大家讲4P;过剩经济时期,满世界都是套路,真实的商品交易已经赚不到高额利润,消费者认为的好都是被其他人洗脑的结果,玩的是 4C,以刺激需求为核心,就是让你想要啥,然后给你啥。保健品,知识付费,甚至自律都是一种智商税。
为了建立一个健康的财务环境,你需要取消关注某些人,校正容易变穷的财务习惯和模式,主导自己的消费,顺势致富。对许多人来说,选择父母同侪($ch\acute{a}i$, 辈分相同的人)和社会期望我们走的路,或按广告商告诉我们的方法来消费,会没那么挣扎。但若你的生活方式只是为了安抚身边人,违背了自己的价值观和想为自己设计的生活,那么财务上的危险就会出现。
自由的心智标准
财务自由是另一个更模糊词(这个词叫安全感)的组成部分。站在生命中点看终点,财务自由到底什么?从底线上来讲,像个人样活着,真不需要太多。
- 不出席活动或会议,你的旧衣服估计能顶你穿200年
- 高级套餐煎饼15块一套
- 像个人样住着,十二平可能是个底线。
- 后代们自有自己的福分
- 养亲以讨欢心为本,但欢心和给钱没多少关系。洒脱的早已成仙,不洒脱的早已没一丝一毫觉悟的可能。
财务自由很大程度上其实和财务无关,还是和一个人的心智洞明纠缠在一起。所以财务自由的标准是什么?很多人觉得是财务状况,但除了少数暴富群体,更重要是你对自由的定义,有人向往纸醉金迷,夜夜笙歌,有的人则追求高山流水,闲庭信步,如果你很确定不能实现财富大幅增长的话,倒不如降低自己对自由的标准,也许这样能快乐很多,毕竟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过程。
通胀的焦虑
有一种通胀的恐惧,如 30 年前的钱放在现在不值钱,但那是在高速发展和变革时期的产物 ,30 年前的货币经验不适用于未来,过去 30 年发生太多社会变革了,观察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则币值稳定,通膨温和或低,渲染即将大通胀的可以休停一下,有小确幸的心态,你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会差。
真正的自由
-
没有财富自由,只有时间自由,只有时间自由了,才是真正的自由。
-
与钱有关但却关系不大。有一本书《时间贫穷》。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让白天也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人会健康很多。
财务自由的庄家路线
老牌资本主义靠战争输出生产力,我们通过人口红利输出生产力,和平崛起。现如今生产力以严重过剩,商品和服务都一样,这就会挤压出一个结果,想赚钱,就要靠存量财富转移,没有新科技,只能互相玩,财富互相转移,从分配方向看是从下往上转移。
如索罗斯那句名言,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的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知之前退出游戏。
这个世界一个残酷的事实是,认识泡沫,加入泡沫,传销泡沫,可能远比干实业实现财务自由的概率大的多。30 岁之前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做对了两件事:不小心被动站上了风口(投胎好,命好);自己参与了风口的创造(传销传的好,运好)。做不了庄和局,大概率要相信自己这辈子是不会财务自由了。
坐庄转移
坐庄某种程度上就是合法的抢和骗,本身转移就比创造快。在规则之内,被割者只能愿赌服输。股市是坐庄,商场是坐庄(商场甚至希望个体户能倒闭频繁些,以保持商场对顾客的新鲜度)。投机只是搭便车,从概率层面上,坐庄做局赢面要大很多,当然要求的资源整合能力也不一样。
坐庄做局需要把一个事情搞复杂,搞得信息极不对称,这样才能收割韭菜。做生意割的都是小白和散户,普通的 2B 因为彼此信息都专业,只是在搬砖做事的层面,不太有财富自由的空间。
各层的角色
底层收智商税(人性的营销行为,攻击你的大脑,占有你的灵魂),底层是最接近市场化的层面,每天信息轰炸不停。所谓创业,营销都是围绕着最底层市场,因为其他层根本不屑这些繁琐的活。收智商税的核心逻辑是信息不对称,核心方法只有一个,洗脑。被洗脑者甘愿自欺欺人。
中层找接盘侠:模仿即是接盘,盘面宰割的就是财富,中产是主要接盘对象。出国中介,伪奢侈品,学区房都算,一股模仿风一般至少能刮 10~20 年
上层玩金融,小溪变大海。套路就两个:放贷和炒资产。
财务自由的皮条路线
要实现财务自由,对不同的客户,得拉不同的皮条
下层人民安慰剂
下层人民对社会,总有这样那样的不满,因此他们往往倾向于从集体身上寻求安慰。仿佛我们的卫星上天、航母下海,其中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和荣光似的。兜售这一份集体的荣光,就能帮他们暂时忘却生活的苦楚,达到精神的高潮,向他们卖爱国最合适不过。
中产先焦虑后方案
中产的生活是受夹层气的。一方面,他们担忧上升通道关闭,另一方面,又担忧随时会滑落到底层去。担心失业供不起房贷,担心子女教育上落后,担心父母突如其来的大病,甚至担心滨海新区那场飞来横祸般的爆炸,任何突如其来的变化,都会轻松将他们击垮。向中产卖焦虑恰如其分。和底层不同,还可多贩卖一份东西:同时贩卖解决办法。贩卖解决办法也是蒙骗中产阶级,快速实现财务自由的不二法门。
给中产贩卖的解决办法有三种:
-
一夜暴富的梦想:股票,基金,炒房,比特币,区块链满天飞,忽悠的多少人蠢蠢欲动,仿佛自由的大门已在眼前敞开,争先恐后地投入到这场庞氏骗局的盛宴里去。各路理论知识大 V 们,办 live 开讲座,各路皮包公司大行其道,一个财务不自由的人,靠着给另外一些财务不自由的人,讲述财务自由的方法,而最终实现了财务自由,想想都魔幻笑话。
-
贩卖知识、鸡汤、仁波切。
- 卖知识,是通过拼搏抚平焦虑
- 卖鸡汤,是通过等待抚平焦虑
- 卖仁波切,一刀切断欲望之源,自然没了焦虑。相对中产先生,中产太太们更吃仁波切这套。
-
卖移民梦,许多都市人在实现财务自由后,顿时陷入迷茫,这个时候会有热心人站出来为你指点迷津,为生活找到新的目标,那就是移民。移民美国,当然是许多一夜暴富者们的心头朱砂痣,然而美国就那么一个,已然不够我国的财务自由者移民的了。于是这些年来,各式各样的移民中介,如雨后春笋般在神州大地上生长出来,个个舌灿莲花,把外国包装成了天堂,只忽悠大伙儿掏钱,紧赶慢赶地去别的国家做二等公民。靠着兜售异国他乡的生活,也能有不菲的收入。
我国这片神奇的土地,放眼望去,随便细分一下,都是一片绿油油的韭菜田,而每一颗韭菜入市的时候,都以为自己是一株参天大树。现在搞钱就是坑蒙拐骗,不会吹牛发不了大财,吹牛等同于画饼能力,也是一种高阶领导能力。
赚钱之道其实很简单
-
向未成年人卖电子游戏,卖娱乐[2]
- 戏子当道,追逐潮流
- 向玩游戏的卖装备(不局限于青少年)
-
向少妇卖仁波切
- 有钱有闲,迷失精神追求。
- 结果上看算是对老公冷暴力的一种报复
-
向老女人卖青春
-
向老男人卖健康
- 不举尿不尽,这失落感,无论多贵的「健康」产品都愿意消费
-
向中年男人卖鄙视
- 越鄙视,越来劲。你说我不行,我非要证明自己行
- 没品味,立即买大牌;没地位,KTV 告诉你整个世界都是属于他的
-
向上班族卖焦虑
- 后浪推前浪,优胜劣汰
- 向兜里有点钱的人卖通货膨胀
-
向屌丝卖性暗示
- 有人在屏幕上唱歌跳舞陪自己,比真女友要实惠
- 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点点性暗示的甜头就够了,直播打赏走起
-
向中产阶级兜售生活方式
- 如何生活,也是一门生意,最喜欢兜售生活方式的就是车企
- 个性生活方式是轿跑汽车,衬托你的不凡
- 5+2 的生活方式是城市 SUV,(呼朋唤友)呼吸大自然的纯粹
- 顾家的男人才是成功男人的标准,MPV 又成热品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硬派越野高人一等
- 精英人士需要豪华品质衬托(蓝天白云丁字裤四个圈)
- 如何生活,也是一门生意,最喜欢兜售生活方式的就是车企
-
向看微博的人卖无聊,向读公共号的人卖鸡汤
参考
- 1.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深圳市2023年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及行业人工成本信息 ↩
- 2.凤凰网 当下中国最好的生意 ↩
- 3.X.com 揭露财富自由之路的本质 ↩
- 4.月光博客 在中国有多少钱才算财务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