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迁徙史简记

豫南迁徙史

在豫南生活二十余载,一直很好奇家乡的方言和河南省主体差别那么大,初以为是地理因素隔条大淮河发音不同,到了市里发现与市里甚至不远的县发音也好大差异,异类般存在。其实不仅仅是方言语调,连习俗也很多细微区别,种种就不是简单一座山,一条河能够解释的了的了。

难以置信的巧合是,在广东练车长训去韶关,住同一寝室一外省老者(江西还是浙江记不得了),说他们那一片人祖籍是我们家乡人,相隔千里,方言一样,他这代人已没见过家乡的样子,我诧异不已,原来还有这般渊源,勾起了探究这一份历史缘由的念头。

迁入

元末,连年(13年间)战乱,湖北湖南等地人烟稀少田地荒芜,举例湖北孝感地区在洪武二十六年统计,每平方公里5人,而江西受战乱影响较小,鄱阳湖周遭人口相对较稠密,为了恢复生产,平衡发展,朱元璋遂订立江西填湖北的计划(加之也要破除陈友谅的旧有势力),除去强制,且断绝返乡,也有政策优惠,太祖很推崇朱重八这个伟人,有些策略做法也向其学习过。

两个移民管理点:筷子巷和麻城

江西迁出的人员领取移民证后,则其留在江西的亲人就无需代其继续在江西负担徭役和税赋(强制外的利诱),到湖北后,必须到麻城登记,将江西户籍转为湖北户籍,否则不能占地耕种或免除徭役税赋等优惠政策,到麻城登记过后,还可以领取官方发放的种子等生产物资。固定的地点设定,利于统计移民数量和管理。

在江西的移民销户地点设在筷子巷好理解,南昌筷子巷位于南昌和赣江之滨。但孝感府不一定要路过麻城,为甚转换户籍地点放在麻城呢,原因有二:

  • 一方面从1360年起,朱元璋的同乡及亲属也就是官方人士相继迁来麻城,是重要的官方人员聚居和办公地点
  • 另一方面,因为人烟稀少,在洪武初年,孝感已降级被黄州管理,后来才恢复的编制,麻城是黄州离孝感最近的州县,移民的吃住在人口密度较大的麻城才能承担。

罗山/光山二县沉重的历史

罗山亦是元末农民起义的发源地之一,20余年战乱使人口锐减,存者寥寥,光山罗山与湖广搭界,自然也是被填的对象。

明末又连年兵祸天灾,豫南民众死的死逃的逃,至清顺治十六年(1659),罗山全县仅2858人,政府又从江西和湖北迁入大批人口。光山和罗山虽同处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接合地带,但其文化传统却区别于同一地带的周边地区,其东边的潢川和西邻的信阳,语音更接近于北方中原,而光山和罗山的语音则更接近于楚,其祭祀方式在当地传统习惯基础上融入了对祖籍地江西的怀念之情。

迁出

许多人在迁入地一旦生活不下去外逃时,首选目标即是回到祖籍地江西,明末时就有大批人逃到江西。但本文提及的内容,倒不是主要江西,而是环太湖一线,散布苏皖浙三省。

躲太平军之乱,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捻军清军在罗山境活动战斗长达10余年,给当地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大批人口被迫逃离家乡。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豫南人口多,有人口压力,税赋重,烽烟起,敢于冒险者响应政府招引,背井离乡远赴江南。谁愿意背景离乡,不管哪种说法对,当时一定是生存压力很大

同治年间,江南宣城广德一带出现瘟疫,人口锐减,(不如说是太平天国战乱死人太多引发瘟疫)前去补充人口多为光山罗山人。当他们逃到这里时,长兴当地人基本被太平天国军队杀光了,这里又临近太湖,是个水草丰美的鱼米之乡,于是先人们就在湖边拓荒耕地,开始了聚居生活。与故乡分离150多年,却仍沿袭和豫南迁出地一样的文化。

太平天国一闹腾,江南受灾严重,举例浙江长兴县咸丰元年人口47万,战乱后到同治六年统计就只剩21969人,为汉朝以来人口最低点。

迁移路线,一路向东出河南进安徽,在芜湖过江到宣城,到后来成为“小河南”的安徽广德和浙江长兴泗安(这两个地方都是交通要道,亦是当今信阳人比例最高的县乡)为中心点,再延伸到整个环太湖。这也是文章起头偶遇外省同音老乡的缘由。

习俗的差异

民俗对比了解得少,在参考文章的举例中,发现光山罗山二县连祭祀祖先,新婚回门时间,清明节操作习俗… 等等原来都是在豫南很特别的存在,有兴趣可以细看。

参考资料

  1. 浙江长兴有河南村,根在豫南
  2. 信阳地区清末移民环太湖历史考察记略
  3. 不该被遗忘的“江西填湖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