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的阶段和策略
人力资源的阶段和策略
DiffDay前言
文章摘抄而来,主要目的是解释领域概念。因为各领域都有很多系统化研究和沉淀,这些系统化的知识利于经验转化和传承的效率,也利于看清问题与共识交流。
老板们永远希望人才能够“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胜之能好”。不仅如此,他们还希望人才能够跟随企业一起成长,焕发第二春。但他们的期望是一条不可能曲线,当人才带着职场经验过来,他们心里的决策模型已经固化,能力提升空间也有限,就是来寻求“能力套现”的,如果天天进行价值观“同化”,还希望人家再学习,再实现创意的井喷,这就非常不理智了。引进型人才确保发挥出正常水平即可。
另一个无奈的现实是,高潜型人才也会出现“技能过时”,而成熟型人才也会出现“激励两难”。人力资源战略必须在动态中寻找空间。
作者举的例子中混合型策略并不是华为独享代表,其实阿里,腾讯都是。常青树科技公司,必然都在赋能型上下了大工夫。
赋能型的代表海底捞,中海地产,讲得也实在。
面对职业倦怠期越来越短,人才战略的讨论,请见此文
据非正式调研,
1990-2000年期间,中国企业员工的平均职业倦怠期为5-7年;
2001-2010年期间,平均职业倦怠期缩短为3-5年;
2010-2020年期间,平均职业倦怠期进一步缩短为1-3.5年
人力资源经营的四个阶段
-
引入;
-
增值,人力资本的初次增值,企业用沉淀的组织知识来提升人才素质,使其匹配企业的各类组织单元。如图中平坦曲线显示,这个环节的操作需要长期投入才能见效
-
项目的激励(投资评估),人力资源的再次资本化,即将人才配置进组织单元里,辅以项目式的激励和风控机制,将其锁定为与项目的股权和债权关系。陡峭曲线显示这个环节的操作可以短期见效
-
项目的赋能(投后管理),这是人力资本再次增值,即为项目提供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增加其成功可能性,同样需要长期投入才能见效
三种人力资源战略与代表
激励型人力资源战略
让自带技能包核心人才与企业共同劣后,提升其意愿。适配低成本竞争战略(供给侧稳定,需规模效应摊低成本或需求侧大量重复标品,低价多销),仅需要快速稳定的输出
人力资本增值出现在1、3阶段。用支付杠杆引来了成熟型人才,对其进行初步绑定后,再为他搭好班子,配好资源,下沉权力,再用激励手段将其牢牢绑在项目上。
- 第一阶段用得好的是小米等互联网企业
- 第三阶段用得好的典型是海尔,万科,碧桂园等传统企业的先锋。
赋能型人力资源战略
让企业的核心人才队伍良将如潮,用自身丰富的资源或方法论培养高潜型人才,提升核心人才仓的人才密度。
适配差异化竞争战略,也就是厚利少销(聚焦高支付能力的客群)。要么供给侧有大量创新产品或服务,要么需求侧有精准的顾问式销售,让有限的客群产生体验感。人才必须实现与企业的融合,才能产生深度创意
增值出现在2、4阶段。分为资源赋能和方法论赋能,前者指资源连接,后者的本质是人才培养。这样做企业必须有足够的底气:一是自己资源好,二是自己方法论好,能够让普通的人才快速成长。这是一条更不容易走的路。
企业代表
海底捞,中海地产是这种战略典型代表。海底捞有严格的任职资格体系,对人员的改造效率超高;中海地产为核心人才设计了阶梯式成长路径,在每个关键节点都有赋能项目的介入,使其人才培养与成长效率在业内首屈一指。
这些企业不怕人才被挖走,挖走才有职位空缺让后来的年轻人上位,人才供应链才能正常运转(人才的年轻化是发展的诉求)。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企业选择这条路不是因为自己的资源和方法论好,而是为了节约成本。
难走的路收益才厚
难走的路:下跳棋没那么便宜
不少企业想下跳棋,用“带教”来跳过知识管理(知识萃取,知识分享),这是错误的,采用这类战略的企业必须用心打磨自己的人力资源政策,在任职资格体系,素质模型,课程体系,讲师体系,培养项目等方面花心思,有投入。
最佳状态
最佳状态是:员工一旦进入人力资源体系,高手的知识自动上传,徒弟的知识自动下载。这种体系是卷入式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赋能。
混合型人力资源战略
多数企业其实是执行混合人力资源战略
华为是典型的例子,为员工设置了人才培养长周期,抵达产出的拐点之前(成为华为的“奋斗者”)以赋能为主,而在拐点到达之后则以激励为主,员工不仅可在项目中获取丰厚的奖金,还可以分享TUP激励,即有效期为5年的股权激励。
大部分实施混合型的落实不好,因为决心不够,赛道不够。
忌讳的操作
胡乱建仓
- 由于企业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导致大力气找来的大牛空降后迟迟不能有所产出。最后企业觉得自己花了冤枉钱,而大牛觉得企业耽误了自己的机会
- 纸面上储备人才,动辄招入高、精、尖人才,并没有将人才校准至战略需求,不能发挥价值时,人才也会自然选择离开,最后的结果就是双输
盲目乐观
- 引入了成熟型人才之后,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技能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相对衰退”,没有提前做好补仓的准备,导致产品或服务水平波动。
- 高潜人才发展带来的红利后,没有意识到他们有离开的风险,依然用感情去规划未来,没有提前做好补仓的准备,导致的产品或服务竞争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