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衣教主互方论

周鸿祎的互联网方法论

体验的力量

一切行业都是娱乐业。娱乐业最重用户体验,所有的行业都应向(最靠体验的)娱乐业看齐,销售用户体验。

互联网常谈UE,但判断体验就一个简单的标准,超出预期的才叫用户体验;

为什么着重提体验问题,因为当前已进入了信息更加透明,流动更快的互联网造就的新时代。商家原来的一套信息不对称的玩法被消解不少。消费者或者市场变了,商家很多却没有变。若技术人员想的是我要用怎样的技术去教育用户,技术怎样高,就非常危险,因为用户选择产品时,往往想的是,这个东西到底好不好用。大企业里有各种创新研究院,觉得非要搞出一个石破天惊的创新技术不可,多数就是落入了这种误区。

例如微软vista操作系统,着力于创造出一种新语言和文件系统,界面,这导致研发周期很长,但并没有打动用户,相反,从win8开始,微软开始关注开机速度了,小儿科的技术,但对用户来看,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很多创业方面的创新是从改善用户的体验出发,新感觉,新冲击,打动用户的微创新,也会成为占领市场的巨大力量。消费者其实不理性的,都是感性的。他看到一个东西,脑子就用1秒钟不到,就会快速地给你的产品做一个分类,给它定位。

立足微创新

不要期望某一个版本带来革命,而是要靠很多小版本来实现革命。而且在这个时代,做产品一定要做减法,一定要找对一个点,做到极致。先不说你的资源有限,不够分,就是资源很多,做的产品没特色也不会有鲜明的卖点。思想都是和精益创业想通的。

在计算机市场上,经常上演的是“次优者胜”,这有点像worse is better。且互联网产品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不成规模想守住一小块市场份额根本不可能。用户膨胀的过程是非常剧烈的,错过了机会,给予你的增长空间机会就没有了。回头看来,中国的触网人群增长真的是很快的,浪潮里多少商业模式发生变化,2005年中国网民是1亿,互联网普及率8%,到2013年,中国网民超6亿,手机网民比电脑网民还多。到2018年,微信都宣称月活账号有10亿,基本中国能上网的人都已经上网了,已经行进到C端市场的顶峰了。再往后,就是挖掘平均用户的时长或付费率了。

对于创业者,都强调一点,不要满脑子想着做平台,而是要找一个大公司看不到的角落,给用户解决问题,平台是大公司玩儿的事情。颠覆要的是微观力,而不是平台力。

创新的三种形式

  1. 发明(新技术新材料出现越来越难)
  2. 商业模式创新(贵的做成便宜的,收费做成免费的)
  3. 体验上创新(复杂难用东西变简单,笨重变便携)

商业上对市场格局的颠覆,多数都是商业或体验上的创新,而不是可口可乐的秘方或电灯轰动世界。

颠覆式的创新都是小型创业公司做的事,因为正在做一些成熟企业认为不值得去做的事。**大型企业对一些虽然可能代表市场方向,却不符合其盈利模式或损害的项目上犹豫不决,进退维谷。**就是常说的“欲想成功,必先自宫”。

微创新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不聚焦。衡量什么算微创新,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用户会不会用最屌丝的语言在用户间流传

微创新还不够,还要思考活下去

互联网产品,不管是客户端还是Web应用,要赢得用户,首先要找到典型用户群,提供好的用户体验。

好的用户体验,就得找到能打动用户心扉的那一点,打动有一下子蒙对的,这是运气,有试错试出来的,这就变成了经验。有两点很关键,第一从小处着眼,贴近用户需求心理,第二要小步快跑,快速出击,不断试错。这是微创新的规律。

强需求产品可以自我发展成强大的渠道,而弱需求产品独立做很难。腾讯的新闻门户靠的就是强大的弹窗渠道。有时弱需求的产品,并不是说不是好产品,而是对渠道的依赖比较大。

推广模式也就是以怎样的方式接近目标用户群。

  • 在中国,永远不要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
  • 要根据你的用户群和产品,去设计相应的推广方法。(不断应证的过程,也是不断打磨你的产品或发现真实用户群的过程,受益不是一般资源型推广可比)

传统行业转战互联网时,一定要形成用户这个概念,原来字典里只有客户的概念(客户是上帝),因为客户给企业钱,是衣食父母。当然 钱还是要赚,但要想想谁是你的用户,用户的定义就是你能长期提供一种服务,能长期让他感知到你的存在,保持联系的人,你只有在互联网上积累了足够多的用户,才有能力把其中一些用户转成客户

微信对运营商的最可怕之处,是将用户与运营商隔离开了,致使他们根本难以像之前接触客户,开发产品,成为了纯粹的流量商。

互联网的盈利模式

  1. 卖东西(电子商务,互金),卖服务(O2O),利用平台做传统生意,网聚人的力量
  2. 广告,足够多的眼球,自己不能赚钱,就推荐一些其它,就跟免费看电视一定有广告一个道理
  3. 以网游为代表的增值服务

基于免费,还需要好产品,且提供一流的用户体验。

组织能力

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是没法靠奖惩制度建立的,而是靠员工对产品发自心底的热爱,对用户的热爱。作为老板,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言传身教。但当公司大了,原来好的企业文化会受到稀释,这是一个矛盾,但你要接受,相当于你的员工平均素质水准更大几率是随着公司增长往下走的。

管理及流程的原本目标,是为了将以往的成功经验/实践变成可复制,保证持续成功。但应对的问题和市场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后来人经常不满意公司的现有流程或不理解,这有点像钱穆的书《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里讲的问题一样。

用普通人你就需要一个管理流程,把某些东西模式化流程化。但这种管理一定会带来一个平庸的公司,这就是管理上的一个悖论,要保证不断产生优秀的产品,至少要像开经济特区一样,特殊区域放弃流程,聚集一帮很特别的人才。

整个部分,老周都是在借乔布斯的某篇电视访谈在谈感想,这个访谈我也看过,没像他点评这么多,但是的确那篇访谈触及到了很多本质的企业管理和创造的问题,乔布斯也是直言不讳,值得经常回顾,前面的博文里自己也写过(本文的斜体都是自己敲写的文字)

周自评的优秀能力

有一种善于学习的能力,叫会问问题。特别在不懂的领域会问的话,就可以快速获得别人积累的知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