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华为管理哲学

华为管理哲学

战略思想–以客户为中心

华为的一个功利集团,一切都是围绕商业利益的。华为文化的特征就是服务文化,因为只有服务才能换来商业利益。

服务的含义是很广的,不仅仅指售后服务,从产品的研究,生产到产品生命终结前到优化升级,员工的思想意识,家庭生活,我们要以服务来设定队伍建设的宗旨。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这三大根本保障就是华为超越竞争对手的全部秘密

以客户为中心是艰苦奋斗的方向,艰苦奋斗是手段和途径,以奋斗者为本是艰苦奋斗的活力源泉,保持客户为中心的内在动力。

创新

有价值的创新

领先半步是先进,领先三步是成先烈

超前太多的技术,当然也是人类的瑰宝,但必须牺牲自己来完成。技术先进到别人还没有对它完全认识和认可,以致没有人买,产品卖不出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丧失了竞争力。许多领导世界潮流的技术,虽然是万米赛跑的领跑者,却不一定是赢家,反而为“清洗盐碱地”和推广新技术而付出大量的成本。

倡导有价值的创新,当你没有技术创新与管理体系的傻投入,就不会有真正的产品与市场的竞争力,就只能靠低价和打价格战,就没有利润空间。产品品质不好是耻辱,企业没利润可挣也是耻辱,从根本上看,利润只能从客户那来,只能加大对客户价值创造能力的投入。

客户需求创新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是华为最好的创新指导思想,从工程师创新走向科学家工程师一同创新,我们不仅要以客户为中心,研究合适的产品与服务,且要面对未来的技术方向加大投入,对平台核心加强投入,要占领战略的至高地。

围绕商业需要

产品创新一定要围绕商业需要,不准胡乱创新。

贝尔实验室为什么最后垮了,电子显微镜是贝尔实验室发明的,但它的本职是做通信的,它为了满足科学家的个人愿望就发明了这个电子显微镜。发明后成果丢到外面划不来,于是就成立电子显微镜的组织作为商业面的承载。无边界的技术创新有可能会误导公司战略。

聚焦主航道,市场主导应用

科学家能略宽一点,科学家的创新他们关注技术,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对研究和创新的约束不是无边界的,只能聚焦在主航道上,或者略宽一点),但是他们不能左右应用。技术是否投入使用,什么时候投入使用,我们要考另一个轮子marketing,marketing不断在听客户的声音,今天,明天,未来的需求,才能确定我们掌握的技术该怎么用,以及投入市场的准确时间。

继承式创新

一个大公司,最体现降低成本的措施就是资源共享,满脑子大创新的人实在是幼稚可笑的,是没有希望的。坚持在牛粪上长出鲜花来,一步步的延伸。

饱和攻击

内部对不确定性的研究,验证,实行多路径,多梯次的进攻,密集进攻,饱和攻击

人才

好的人才就值好价格

要想真正地留住骨干员工,就必须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要让一个公司50%-60%的人是优秀分子,然后在优秀的种子中再选优秀的苗;中间分子20%-30%,让优秀分子来挤压稍微后进的人,这样他们可能也会发生改变。

员工持股+股权激励

第一版-内部集资(员工投资行为,吸储)

90年第一次提出内部持股,其实是内部融资,许诺以税后利润15%作为股权分红。这么干,增加了公司现金流,也绑定了创业团队(股价=1人民币)

第二版-虚拟股权,重点激励(留人过冬)

未来的钱就是公司将会赚到的钱,可以提早进入管理系统来激励现有的员工,也就是许诺员工参与利润分享。

2000后,互联网泡沫破灭,华为经历经济寒冬。员工股权调整成虚拟股权(没有投票权,不能转让出售,离开华为时自动失效),但在原来分红的基础上,把公司净资产的增值部分也拿出来和员工分享(本质就是超额利润分红,增强员工归属和核心团队的稳定,也是不少成长中现金不充裕中小企业的合适之选)。

本质上还是超额利润分红的做法,利润好的公司是可以借鉴的

股权从每股1元变成按净资产定价,还设定了4年的期权行使期限。激励从90年代的“普惠”原则向“重点激励”转变,核心骨干员工配股额度大大超过普通员工。

第三版-饱和配股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华为又进行了大规模配股,根据不同级别员工设定了配股上限,也叫“饱和配股”,不少老员工因持股已到达上限,没参与本次配股,给新员工持股留下了空间。

饱和率–说白了就是激励后来的潜力年轻人,拒绝人之道的马太效应,贴近天之道

要调整饱和率上限,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调整职级,要成为"奋斗者"

要签订奋斗者协议才能获得股份,还有很多具体措施去识别

第四版- TUP计划

TUP- Time Unit Plan 时间单位计划,员工可在5年内享受分红权,5年后享受一次净资产增值权,然后全部清零。按照条件重新配股,彻底解决老员工“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问题”

总结

  • 持股人多,按2019数据,18.8万员工,9.7万人持股(工作一定年限的奋斗者都有机会配股)
  • 不断强调奋斗者为本的价值观,强调员工间形成差距,承认人的差异性。避免激励的边际效用递减,早期的制度也要适配不定期调整
  • 虚拟股权的收入占到员工收入很高的比例(1/3以上),是员工无法忽视的,很少有放弃奋斗者资格的

给的提示全员持股不要做成普惠的保健因素,而是应该做成向奋斗者倾斜与绩效强相关的激励因素。当然早期不值钱的时候不要搞那么复杂,早期躺在功劳簿上的人也没那么多。

对很多人力资本为主的高科技公司来讲,因同行给员工配股,不给就留不住人。另一方面,给大家发股权好像也没太大激励效果,两难。股权越来越成为一个保健因素,如何变成激励因素,那就要观摩华为的做法:

全员持股一般问题是钱少,普惠跟绩效关联不大,而华为全员持股是钱多,向奋斗者倾斜,跟绩效强相关,且还会做动态的调整。

不要完美主义

对英雄也不要求全责备,要接受有缺点的美,只要过了汶川救灾线,尿了裤子的也是英雄。有一点点成绩的就是英雄,将来才会有千军万马上战场。完人可能做不出大贡献。

开放-全球化多喝咖啡

华为过去上一个封闭的人才金字塔结构,现在已炸开金字塔尖,开放吸收宇宙能量,加强与全世界科学家 对话与合作,多与能人喝咖啡,从思想火花中,感知发展方向。

干部考核–团队利益使命

不要说考核残酷,有人说我还可以,我们不是仅仅要可以,我们对不同干部有不同要求,你们要思考怎么担负得起这个使命来。如果你的销售额及利润上不去,不是我要拿掉你的官职,你没有利润,薪酬包就小了,不够弟兄们分,在你的领导下,弟兄们都赚不到钱,那不推翻你才怪。你不如真正拿出自己的战斗能力,加强学习,加强对事物 认识,从而找到机会点。

组织队伍要跟上业务

解放战争胜利的太快了,为了接管全中国,毛泽东集中了两万营团干部在石家庄建立华北大学,这些营团干部完成训练就分配工作,接管全中国。华为的承接市场和推升发展,也进行一场比较大的组织结构变革,也需要两万营团干部,当然希望一万是将军。

扩张

抵御多元化的红舞鞋

很多公司垮下去,不是因为机会少,而是因为机会太多,选择太多,太多伪装成机会的陷阱,使许多公司步入误区而不能自拔。机会,是炙手可热的战略资源,但并不是所有的战略资源都可以开发成战略产业,有些只能为资本运作和战略结盟提供题材和想象空间。中国企业战略资源本来就不多,战略失误将流失最宝贵的战略资源。

在企业成长和发展的道路上,多元化的红舞鞋的诱惑随处可见,红舞鞋常常披着冠冕堂皇的外衣,或者伴随着高昂澎湃的激情,甚至爱有如泰山压顶的力量之下,被推到企业家的面前。

很多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就是利用公司原有的人力物力进行新的行业,例如让船长直接去当机长,结果业务不精,运作成本太高,问题迭出。多元化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技术和金钱,而在于不断改革管理体制。不要总想着做第一第二,不要抢登山头,不要有赌博心理,喜马拉雅山山顶冷得很,不容易活下来。华为最低最高战略都是如何活下来,你活得比别人久,你就是成功者

民企灵活,高效,在快速发展的时期会有良好表现,但民营资本也容易暴露一些顽疾。一方面在多元化发展的误导下,盲目兼并扩张带来空心化;有些民营资本沉迷于资本运作带来的短期利益,盲目加杠杆导致难以消化。另一方面,战略方向选择上,过于“急功近利”,迷信规模和成本,忽略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最终遭遇到周期困境。

安邦系,明天系已经灰飞烟灭,泛海系已经岌岌可危,复兴和新希望也陷入房地产困局。这些陷入困局的传统民营资本,都难以适应新的经济结构变化和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形势,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新的战略获得新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老老实实种庄稼

任正非的管理思维中,经常把一些管理模式比喻为种庄稼,任说:”华为要松土,翻新,种子是我们自己种的,外部请来的专家,引进的流程就像投射进来的阳光,如果我们离开这片田地,能从外面捡回来玉米(去旋转起舞),但也许一开始播下的种子(主赛道的核心业务)就死了“

松土翻新,其实也是不断革新,求发展,甚至组织激活。所以这一段,你只取松土翻新这两句,也是可以用在开拓和组织管理领域的。

占领制高点

具有战略地位的地方就叫制高点,那制高点在什么地方呢,就在10%的企业和10%的地区,从世界范围看大数据流量,在日本,是3%的地区,汇聚了70%的数据流量,在中国,10%左右的地区汇聚未来中国90%左右的流量。怎么抓住机会,战略上要聚焦要集中力量

并购

30年来,华为没进行过任何规模型的资本并购,华为的认知是,买规模就是买问题,这会带来文化冲突和价值观的冲击,以及可能的财务陷阱,更多是要点性并购,对象是尖端的研发类小公司

华为的扩张模式

华为的扩张模式主要是一种贸易式扩张,全球性的市场网络和研发平台。产品的研发需求来自华为,架构由欧美顶尖专家设计,硬件由华为中国团队完成,软件主要由印度科技人才承担,制造主要由富士康公司完成,最后再在华为的全球市场网络进行销售。

企业经营的辩证法

经营中不追求完美

世界是变化的,永远没有精致完美,追求完美就会陷入低端的事务主义,僵化越做越糊涂,且变成小脚女人,怎么冲锋打仗,如我们用完美的观点去寻找英雄,是唯心主义,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天天和我们相处。

灰度是常态,黑与白是哲学上的假设,反对在公司管理上走极端,提倡系统性思维。在认识事物时,极端的观点,绝对化的观点,一层不变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任正非是深谙唯物辩证法的高手。

关于系统性思维多说一句

任正非说华为欠缺系统性思维,因为是从小的游击战打过来的,提拔的都是务实的人,没有对务虚的人给予肯定,要转换,慢慢从人力资源机制中形成培养战略家思想家的土壤。

灰度与妥协

妥协的内涵和底蕴比字面含义丰富的多,懂得它与实践更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变法,虽对中国社会进步产生了不灭的影响,但大多没有达到变革者的理想。面对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他们的变革太激进,太僵化,冲破阻力的方法太苛刻,如果他们用较长的时间来实践,而不是太急迫,太全面,收效也许会好一些。

变法的失败其实就是缺少灰度,方向是坚定不移的,但并不是一条直线,也许是不断左右摇摆的曲线,在某些时段,还会画一个圈,但我们离得远一些或粗一些看,它的方向仍是紧紧地指着前方

在任正非看来,清晰的方向来自灰度。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他自己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

管理改进

七反对

  • 坚决反对完美主义
  • 坚决反对繁琐哲学
  • 坚决反对盲目创新
  • 坚决反对没有全局效益提升的局部优化
  • 坚决反对没有全局观的干部主导变革
  • 坚决反对没有业务实践经验的人参加变革
  • 坚决反对没有充分论证的流程进行实用

对抗组织怠惰

华为最可怕的不是腐败和山头问题,而是惰怠,是组织疲劳,历史是最可怕的敌人。

什么是变革,变革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利益重新分配是大事,不是小事,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才能进行利益的重新分配,变革才能运行。旧平衡逐步走向新的利益分配平衡。平衡循环过程,是促使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与效益增长的必需。

阿里和华为被市场推崇,被老板喜欢,这两家公司喜欢和善于组织调整,善于刺激组织活力

基本盘扎实-跳芭蕾的女孩都有一双粗腿

芭蕾女孩身材好,腿细长,但在专业人士眼里,这些看法都是不客观的,大部分芭蕾女孩,双腿非常粗,脚也很大,因为这样才更有力量。才能支撑起弹性与柔性,支撑起令人炫目的动感与平衡。力量是根本,建立在力学原理基础上的事物,才可能存在和协之美,均衡之美。

善跳芭蕾需要你基本盘扎实,不要被美感错觉欺骗。

毛式企业管理

任正非在部队服役时就是学毛标兵,仔细研究华为的发展史就不难发现,华为的市场攻略,客户政策,竞争策略,以及内部管理与运作,都深深地打上传统权谋智慧和毛式斗争哲学的烙印。任正非的很多内部讲话和宣传资料中,字里行间都跳动着战争术语。

随着毛的军事战略被引入到现代化的企业战略中,形成了独特的毛泽东式企业管理理论,成了中国企业界特有的一道语言氛围风景。